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社情民意
刘卫红: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农业供给侧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促进农业供给侧主动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化解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产品总量随着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而不断增长,各种农药、化肥、饲料、兽药、促生长剂以及其他科技手段的不断叠加,使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复杂,食品安全风险更加隐蔽。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凭感官觉察食品中隐藏的安全问题。面对庞大的农产品生产者和巨大的农产品数量,单纯依靠政府监管与法律吓阻,都不足以防范食品安全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在农业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引导和促进供给侧主动提供安全的农产品,才是化解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目前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多年来农业生产一直只注重产量,忽略质量,生产的“大路货”多,而优质、安全的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不多,不仅产品附加值低,而且质量难以保障,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多年来,农业只重视生产阶段,对产前市场调研,产后的加工、营销不够重视,导致产品与市场消费需求脱节,部分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剩余,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第三,经营主体不合理,传统的分散式经营方式,农业的低效益,导致农业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老弱”人员,年轻有文化的劳动力都转移出去了,经营主体受文化水平限制,新品种、新技术的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对产品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因此,要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创新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安全的产品。

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安全的食品首先是生产出来的。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变传统生产方式为现代生产方式,从重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并重,通过发展质量农业、效益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追求综合效益,从而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二、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变小规模分散经营为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变传统生产为清洁生产,通过抑制滥用化肥农药、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及地下淡水资源和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宽幅度大流量推广提升品质;变低效低端低质量低保障的农业为高端高效高质量高保障的农业,通过减少普通农产品供给和增加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供给,催升食品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树立大农业、大食品观念,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产品产后加工水平,变粗浅加工为精深加工,变传统加工技术为高新加工技术,通过信息化带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食品工业发展路子;变行业分散为行业集中,通过建设加工产业集聚区和培育“航母式”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提振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水平。

四、大力推进品牌化营销。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传统营销方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强做大农业品牌。通过树立消费者需求导向理念适应消费需求,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变先产后销为先销后产,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订单式销售减少市场营销风险;变店面销售为电商销售,通过实现从有形市场到无形市场的销售方式革新拉近与消费市场的距离;通过提升质量、树立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