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快递业是曾经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两个产业,因为现代消费方式的变化而密切关联、相伴而行,究竟是快递业加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电子商务成就了快递业的成长?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如何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加快协同发展?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推进电商快递基础设施、末端服务网点及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两大产业深入合作、加速融合、共同发展。根据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700亿元,同比增长27.9%;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6亿元,业务量累计完成5007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6.15%和37.6%。而邻近的常州市,2015年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700亿元,同比增长47.8%,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17.4亿元,业务量累计1170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0%和46.9%。我市与常州市相比,无论是业务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相距甚远。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快递业,也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推动对象,如何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规划建设电商快递园区。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原则,在电商园区内规划建设具备集中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商品展示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化快递园区。京口大禹山创新社区是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最集中、最活跃的园区之一,产业园已吸纳入园企业100余家,其中电子商务企业50多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600余人,2015年成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议在京口大禹山电商产业园内建设快递物流园区,从而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快递园区建成后,便于吸引重点快递企业入园,并建设区域分拨中心,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基础建设补贴、贷款优惠、人才引进培养等政策,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业深度融合。
2、搭建电商快递综合服务平台。电商快递服务平台是指在社区、校区、产业园区等公共场所建设快递综合服务平台,或在镇、村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①快递进校园。大力推广江苏大学快递驿站模式,吸引优质快递企业入驻高校,既可创造数以百计的勤工俭学岗位,也可解决广大师生的收寄需求。建议尽快建设长山高校园区快递服务中心。②快递进社区。着力完善快递业末端服务功能,实施“快递进小区”工程。采取投建小区快递驿站和投放智能快件箱相结合的方式,将智能快件箱作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的一部分纳入规划,统一建设,不断提升智能快件箱运营水平,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难的问题。③快递进企业。不算加强快递业与制造业联动,积极提供公共仓储配送拼箱运输、信息接入等多样服务,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通过快递业融入制造业的产业链,提升制造业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建议选择丹徒区高桥镇部分雪地靴生产企业作为试点。
3、快递为农产品电商服务。推动农村社区快递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农产品直采、直销网络,促进“网贷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创新末端投递方式,确保旺季服务保障力量。让农村社区快递服务中心与快递企业合作,承担末端投递任务,不仅可有效缓解快递企业旺季高峰配送问题,还可解决中小型快递企业农村配送力量不足、运营成本偏高等问题,提高快递服务时限,提升快递服务质量,为城乡居民网上购物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为散落于全市各地的小微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4、创建示范推动协同发展。为加快我市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推进电商快递基础设施,末端服务网点及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建议市商务局、邮政管理局联合开展“镇江市电子商务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园区、社区、企业”创建工作,通过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的带动,加快建立适合我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快递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通过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深度合作和加速融合,更好地促进二者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