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市委会围绕《镇江民革》创刊100期、孙中山思想研究和机关建设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具体工作汇总如下:
一、宣传工作喜迎百期收获
会前,民革江苏省委主委程崇庆为《镇江民革》百期发来贺信。信中他充分肯定了《镇江民革》在镇江民革履行参政党职能、记录民革历史、扩大民革影响和提升全体民革党员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希望我市民革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办刊理念,进一步发挥凝心聚力和坚定信念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理论研讨和自我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和对外宣传水平,为镇江民革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使百期庆祝会开好、办好,会前,我委各处室在沈红亮副主委的带领下,及早落实好了出席领导、开会场地、党员出席率,各项工作准备充分,有条不紊。会场上济济一堂,到会党员聚精会神、精神饱满,展现了良好的形象,受到省委会领导的好评。
二、机关工作创新交流形式
为进一步推进市委会机关的各项工作。8月26至27日,主委宋余庆率领镇江民革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赴泰州与泰州民革进行工作交流。
交流会上,两地民革主委分别介绍了各自城市的概况和特色,以及两市民革组织机关建设、组织建设、参政议政、宣传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
机关一行受到了泰州民革的热烈欢迎。中共泰州市委副书记王守法,泰州政协副主席胡冬生,泰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考,泰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民革泰州市委原主委范之俐等也出席了欢迎宴会。
参加此次赴泰交流的机关同志一致认为:这种交流,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畅所欲言,寓学习于交流之中; 泰州民革机关同志在人少事不少的情况之下,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社情民意、参政议政、支部建设等方面做出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大家表示要把泰州民革的好思想、好做法带回来,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
三、中山思想研究有了新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山思想,8月18日我委召开了孙中山理论研讨会。会上,研究会成员在学习孙中山有关“法治”方面的原著的同时,对“中山学”建立的意义、必要性进行了研讨。
会场上,大家学习认真,探讨热烈,研究氛围浓厚。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参加研讨会,由之前的查找资料、自我学习到研讨中的思维碰撞,对孙中山的认识由浅入深了,从对孙中山的由衷敬仰到引发深思,反思当今的社会问题,使得镇江民革的孙中山思想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许多同志表示,以后要更加重视将理论研究心得转化为文字上的研究成果,并促进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转变为社会实践。
宋主委在总结中讲到,建立“中山学”非常切合实际,也非常有意义,这是对孙中山思想的理解和升华,下一步要研究怎么建、怎么进一步完善。为此,他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从自己研究不同的角度,参与到研究中去。二是根据自己不同的角度,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就会成为孙中山思想研究领域里某一方面的专才,要研究得深一点。三是市委会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提供研究交流的平台
四、支部活动增加新的气象
京口支部为社区开展医疗急救知识讲座。为开创支部活动新形式,京口支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切实帮扶解困,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区而努力。他们继7月16日下午与正东路街道酒海街社区举行联谊活动之后,8月20日,又走进贺家弄社区。该支部主委郭小平安排支部党员贺家弄社区卫生所负责人龚琴主任,组织了一次医疗急救知识讲座。龚主任组织医生耐心为青少年讲解急救知识,解答一些疑难问题,还在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抢救方法。 三个支部开展联谊活动,共赴苏州、南通考察。8月22至23日,文教、京口、润州支部携家人共赴苏州、南通考察。大家在“青山碧水画中游”,参观了中国最大内湖岛屿——苏州太湖西山岛,感受了那里的青山、秀水、奇洞、怪石。在夜幕下参观了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护城河——濠河,濠河夜景设计的很完美,到处是灯的世界,光的世界,音乐的世界,处处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是南通城市的“翡翠项链” ,名副其实!海滨城市如东在旅游上让人们走向海上跳迪斯科——踩文蛤,这样的活动创出了自己的文化和特色。两地之行,让大家在感慨苏州、南通的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迅猛发展之余,表示回到镇江要立足本职,为镇江的发展多作贡献。 五、帮扶弱势人群注重实效 宋主委一行慰问“三农”贫困户。继6月25日专程看望贫困户后,宋余庆主委于8月27日再次赴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合偶村,走访看望了他挂钩帮扶的两户贫困户,为两家孩子送去了共计5000元的学费。慰问中,宋主委详细了解了两户贫困户家生活、生存状况,以及孩子的学校、学习情况。他嘱咐村干部,要根据本村贫困户的实际,在切实增强造血能力上下功夫,争取早日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勉励贫困户要自强不息,在依靠政府扶持的同时,也要自力更生增强“造血”能力,争取早日脱贫。民革镇江市委驻会副主委沈红亮,中山学校常务副校长张立民,民革党员周岳新、李志平和任满平等企业家,也一并随行,送去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全市民革党员积极向台湾、四川板桥地区捐款。海峡两岸,血浓于水。8月中旬,台风“莫拉克”袭击台湾,在台湾南部造成50年来罕见的严重灾情。板桥,是西南山区的一个小镇。在8月16遭受了70年不遇的山洪水灾,无情的洪水冲毁了当地人民的家园,那里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台湾和板桥受灾民众的安危时刻牵动着我市民革党员的心。为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我委向全市民革党员发出通知开展了向台湾和板桥灾区捐款的活动。我委各支部纷纷行动起来,至8月底医卫、润州等支部已把爱心捐款交市委会宣传处,等收齐后,向台湾地区的捐款将集中通过民革中央办公厅转交海协会或中国红十字会;向板桥地区的捐款将集中交民革省委。 六、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