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冒着潇潇细雨,京口支部和文教支部联合组织党员一行二十几人赴京口区特教中心进行调研。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镇江市委主委宋余庆,镇江民革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调研。京口区教育局局长廖伟根、副局长步蓉、京口特教中心校长祁俊等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一行。
调研组先是在廖局长、祁校长等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京口特教中心的生活技能室、康复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语言训练室、可视音乐训练室、蒙氏训练室、古筝教室等,现场观看了学生的窜珠操作、古筝演奏、花卉盆景栽培及电声乐队表演的《小星星》和《感恩的心》,孩子们精彩的演出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最后,祁校长向大家介绍了京口特教中心教育教学、爱心助教和社会帮扶情况。同时两个支部送上了精心准备的100份小食品慰问学生。
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原名镇江市梦溪学校,创办于1990年,主要承担智障残疾学生教育学习的社会职责,招收京口区和其他辖区部分家庭中的智障、脑瘫、自闭症等中重度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儿童。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学生94名,教师22人。学校包含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实施12年免费特殊教育。学生年龄从4岁到20多岁。开设了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社会适应、劳动技能、运动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艺术休闲、生活英语、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生活劳动技能。
体育和艺术是特教中心的特色。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残疾人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均取得佳绩。学校舞蹈队多次走出校门在各种活动中表演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舞蹈《快乐课堂》,2012年参加江苏省聋盲培智类文艺演出获省级一等奖启智奖,并参加全国竞赛获优秀奖。舞蹈《感恩的心》,参加2013年京口区六一文艺演出,获得创作二等奖,演出和辅导二等奖。2014年10月,学校电声乐队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中日韩智障人士文化交流活动。
令人非常感动的是学校的爱心助教。社会妈妈、曹阳乐队、老年大学、镇江市高技能工作室、文化之旅、黄丝带、 大学生志愿者等多个志愿者团队对学生进行爱心助教,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社会妈妈蒋周健帮助学校成立古筝队,定期进行古筝教学已三年多。我市著名音乐人曹阳老师,2011年开始风雨无阻,每周定期到学校指导,帮助学校组建了教师电声乐队和学生电声乐队。老年大学的志愿者在学校开设了串珠教学,训练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开发智力,现在有的孩子已能独自完成各种串珠作品。
调研最后,民革镇江市委主委宋余庆总结说,在这里,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爱心奉献,这和民革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博爱精神不谋而合,京口特教中心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师扮演父母的角色,学生是令人怜爱的孩子,志愿者是亲人、朋友。我们都要加入这个大家庭。
调研结束,党员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孩子令人心疼,这里的老师令人敬佩,这里的志愿者令人感动。我们都应伸出双手,献出爱心,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刘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