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响应民革中央“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号召,镇江民革润州支部主委曹琳带领支部部分党员前往宁波翁文灏故居参观。
翁文灏故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西岸大书院巷11号,现存有三进木结构传统民居和三合院小洋楼等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2120平方米,其中的小洋楼为翁文灏的生活之地,为一座罗马风格的西洋式砖混结构楼房,具罗马式建筑风格,红灰二种相间的水磨砖,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翁文灏故居作为一座名人故居,其建筑本身时代性和地域性显著,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近代优秀建筑。
支部党员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座极具特色的建筑,同时通过讲解了解了翁文灏的生平事迹。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曾任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
翁文灏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回国。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最著名地质学家。他对地质学造诣很深,对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和燕山造山运动的阐述与发展贡献卓著,为祖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及应该如何团结“善意地向我们提意见的民主人士”时,专门点到了翁文灏,说他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算是未盖棺而论先定。
结束了故居的参观后,润州支部的党员一致认为此次宁波故居之旅收获满满,组织生活快乐无比,也表示作为一名民革党员,要进一步担负起民革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时刻代表着民革组织形象,要以老同志为榜样,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尽责,为民革组织建设和镇江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