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委动态
民革镇江市委集体提案获市农委现场答复

2月15日,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大厅内提案办理协商会正在召开,民革镇江市委集体提案《加大茅山老区精准帮扶力度》获市农委现场答复。民革镇江市委副主委方玉强参加现场答复。

首先,方玉强向市农委副主任吴杨、扶贫处处长卢更生一行,阐述了民革镇江市委《加大茅山老区精准帮扶力度》提案的背景、调研、建议。他说,茅山革命老区因其地势险要、风景秀丽以及悠久的道教文化而著称,但也正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区位因素,而成为制约老区人民发展经济的瓶颈,成为贫困地区。

经调研,了解到茅山老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下:一、因茅山老区地处我市南部,分别属于丹阳市、丹徒区、句容市三市(区),从行政管辖上来讲,分属三地,不便于统一管理和集中规划,相关抚贫政策也无法统一落实。二、茅山老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均属于宁镇山脉的丘陵山区,山岗、坡地较多,不适合种植水稻及大面积耕作农植物,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故生产成本相对其它地区较高,常规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三、茅山老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辟,交通较落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相对滞后,造成经济基础较薄弱。

为此,建议对茅山老区的发展要贯彻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积极做好如下工作:一、建议将茅山老区三地乡镇整合成立“镇江茅山经济开发区”或“镇江茅山老区管委会”可与丹徒区政府合署办公,指定一位副市长主管“镇江茅山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负责整个老区的总体规划与开发。二、结合茅山老区地理位置及区域性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健康农业。运用茅山老区区域特点,东南对接上海、苏锡常,西面对接南京向长三角乃之华东地区扩展,形成农业休闲、旅游度假、生态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将其打造成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和放松减压的理想首选地,变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外桃源”。三、将国家、省、市和相关部门帮抚计划(包含资金、物资等)统一报送“管委会”有“管委会”统一调配、科学合理安排、重点扶持,集中优势资源(资金),从全局出发,高品质设计整个茅山老区的蓝图,避免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力争做到一镇一优势,一村一品牌的合理布局,政府应出台相应扶持老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初见成效,到十四五期间彻底改变茅山老区的贫困现象,使茅山老区变成真正的“福地”。

更生代表市农委表达了对民革市委会关注茅山老区人民的感谢,他们对民革的这份提案高度重视,一接到提案就组织组织人员进行了研究,针对民革镇江市委的这份提案制定了答复方案。首先,他从突出生态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从产业提升、民生提升、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介绍了市农委对茅山老区现有的工作情况,并结合民革的提案制定了下一步的具体措施: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调整挂钩领导小组成员机制机构问题;二要在强化产业扶贫上下功夫,发挥区域优势;三要强化行业扶贫,建立扶贫基金;四要在强化社会合力上下功夫。五要强化责任落实。

最后,方玉强表示,市农委对提案的高度重视让人感动,提出的措施具体有力,希望在具体的操作中能够落实到位,并将在以后继续关注关心茅山老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