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民革中央作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搞好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的决定,决定要求通过该活动使民革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入手,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加深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特别是我国政党制度必然性、合理性和优越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照抄照搬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信心和决心。民革镇江市委领导对此次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市委政治生活和自身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市委专门成立了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主委宋余庆亲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驻会副主委沈红亮任主任,负责全面规划、协调和落实活动的具体开展。作为市委委员和支部主委,我在这次学教活动中有几点体会,现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
一、积极主动,配合市委学教活动深入开展
6月份,我作为市委委员参加了市委八届三次委员(扩大)会议,和其他同志认真学习了民革中央、省委关于政治交接的影像资料和文件材料、全省领导班子“政治交接学习班”的相关精神,并对何鲁丽主席关于政治交接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广泛的讨论。8月份,我又参加了民革镇江市委召开八届四次委员(扩大)会议,会议动员和部署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传达了省九届二次常委会和全省民革党务工作研讨会精神,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各市委委员和支部主委要充分认识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抓手,全面推进民革各项工作的进步和发展;要组织好、推动好、落实好这次学教活动,迅速动员广大党员行动起来,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地推进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会议召开后,我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并将其作为我当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抓手,全面推进本支部各项工作的进步和发展;组织好、推动好、落实好这次学教活动,迅速动员支部党员行动起来,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地推进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二、率先垂范,带领广大支部党员共同学习
本人作为江苏科技大学支部主委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决定,回到支部后立即向支部党员全面传达了市委学教育活动的精神。我们支部党员知识化、年轻化程度提高,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了解需要不断加深的实际。为此,我坚持“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要以理论学习为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真正学懂弄通。在支部活动上我们专门组织党员学习了市委会下发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革党史、章程等学习参考资料。学习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不断创新学习的方法、形式,积极探索,比如请支部老同志现身说法,交流学习心得、接受国情教育等,丰富了活动内容,强化了学习效果。使大家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之一就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该制度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又一重要形式。民革作为民主党派之一,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实现的。民革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全体党员水平的高低,而衡量党员的水平主要看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参政议政的能力。
通过学习,更使支部同志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是光荣的,更是具有责任的,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要树立民革党员的良好形象,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关心国家、社会的发展,主动学习和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发挥民革党员的应有作用。可以说通过学习,全面推进了本支部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提高认识,
坚定走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
作为支部领导,本人坚持参加市委的集中学习活动,并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活动,认真撰写学习心得,我相继学习了胡锦涛、刘延东、何鲁丽等领导人的讲话和民革中央的决定等相关学习资料,再次认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内涵丰富、体系完备。”
“中国特色”,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执政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我国的政治发展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障。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任何背离共产党领导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三是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根本的政治基础。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要走出一条最有利于实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道路,就要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传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四是坚持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五是要坚持运用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重要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它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
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理,其标准就是从该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如邓小平所说,“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现在虽然还存在很多矛盾,但政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得到大力发挥,所以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在,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现在的政治制度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并且这种政治制度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理解这一政治制度时,我们要认识到并要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灵魂和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必须坚持她。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伴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走向历史前台的,承担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历史重任,任何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追求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3)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参政党作用,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