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换届专栏
在统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社会人士学习组

——写在镇江民革市级组织成立五十年之际

黄文钧

1979年民主党派恢复组织活动之初,镇江市民革组织仅有洪维新、耿德星、丁国民、康扬、卢佛慧、沈吉安、陈象贤、顺治宜等14位党员,如欲开展工作,必先壮大队伍。于是,民革镇江市委在市政协和中共镇江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建立了隶属于市政协学习委员会的社会人士学习组,吸收有关人员进行学习。

其时,于1962318日选举产生的民革镇江市第一届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健在并在镇江工作的只有洪维新(镇江市体育场副场长)、耿德星(民革市委机关干部)二人。他们不仅参加社会人士学习组的学习,而且根据市统战部的意见,在社会人士学习组中陆续吸收了许多符合要求的同志为民革党员。这样,不仅充实了原有的机关支部,而且成立了民革社会支部。社会支部党员中,有担任过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的,有担任过镇江市或京口区政协委员的;有文史工作成绩突出,被省政府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的。在较长时期内,社会支部既是民革市委的主力军,也是民革市委联系社会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人士学习组成员年龄偏高,自从要求年轻化后,民革市委不再从社会人士学习组中发展党员。社会人士学习组每次参加学习的成员,最多时近二十人。由于自然减员、人员外迁或健康状况不佳等原因,后来能够参加学习的逐步减少。为了保持学习、宣传阵地,民革社会支部的一些党员,持续参加了社会人士学习组的学习活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组合形式,并积累了搞好学习的成功经验。

学得早:积极主动,不等上级布置,见报就学。所谓笨鸟先飞,预防落后。

学得勤: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每周六(双休后改为周二)下午集中学习,交流学习心得,统一认识。

学得久:风雨无阻坚持二十余年,集中学习一千多次。社会支部主委为当然主持人,从不缺席。

学得多: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学到《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理论,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论什么时候,思想认识都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收效广:先后参加学习者近四百人。他们是直接受益者,再通过他们将学习所获辐射到他们的亲朋近邻,便产生了一定影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社会人士学习组中,黄埔军校同学约占10%。无论在1987年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镇江联络组成立之前与以后,或在联络组工作几近瘫痪之际,学习组都自然地成为黄埔同学之家,并维持着联络组的工作。台湾省是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光复故土的,而社会人士学习组中的黄埔军校学员,大多数都与日寇进行过浴血奋战。他们一致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决反对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

在纪念民革镇江市级组织成立五十年之际,回顾社会人士学习组与镇江民革社会支部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关系,自觉社会人士学习组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