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革先贤
宋庆龄致许崇清等人的信件

民国时期,曾经有过四个中山大学,第一至第三中山大学分别位于广州、武汉、杭州,第四中山大学则在首都南京。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院系调整,全国只剩下在广州的一所中山大学了。

1951年11月11日,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副校长冯乃超致电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建议从这年开始将中山大学的校庆日从11月11日改为11月12日。据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编:《广州许氏六昆仲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一书第204页,电报说:“我校为国内唯一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大学,为了加强纪念孙先生的意义,我们决定从本年起将我校校庆日改为十一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诞辰)。本年校庆日除举行庆祝会及文娱晚会外,并举行自然科学展览、兄弟民族文物展览及球类比赛,特此电闻。”

宋庆龄收到电报后,回信赞成将中山大学校庆日改在中山先生诞辰。该信全文如下:

许校长、冯副校长:

接读来电,欣悉你校改以中山先生诞辰为校庆日,此实深具纪念意义。尚希继承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在毛主席之英明领导下,加强抗美援朝运动,大力教育培养建设人才,为建设富强美好的新中国而斗争。此致

敬礼!

宋庆龄

经查,该信未署日期,并且在现已出版的宋庆龄的各种文集、书信集以及盛永华、尚明轩分别主编的《宋庆龄年谱》《宋庆龄年谱长编》中均未著录。

中山大学的前身是1924年11月11日由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了纪念已经逝世的孙中山,该校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24年2月4日国立广东大学开始筹备时,大元帅孙中山任命邹鲁为筹备主任,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孙科、李大钊等35人为筹备委员,许崇清也以广东高师教授的身份列名其中,可见许崇清一开始就是中山大学的元老。1924年许崇清兼任国民党中央平民教育委员会主任,发动广东教育界配合大元帅府投入“收回关余”运动,又在全国首倡收回教会学校外国人管理权及禁止在校内传教。1925年7月许崇清任改组后的广东省政府教育厅厅长,1931年出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因支持学生为十九路军募捐和宣传活动,被罢免校长职务。1940年7月许崇清出任中山大学代理校长,将学校由云南澄江迁回广东坪石,次年7月因在任内聘请了李达、王亚南等进步教授遭到密告而被免职。抗战胜利后,许崇清在中山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于1951年2月20日任命时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的许崇清为中山大学校长。8个多月以后许崇清就与冯乃超副校长联名给宋庆龄发了以上这份电报。

宋庆龄对孙中山首创的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回信指出了该校的基本任务就是“大力教育培养建设人才,为建设富强美好的新中国而斗争”。中山大学的校庆从11月11日改为11月12日,虽然日期只相差一天,但意义大为不同。以孙中山诞辰为校庆日,确实加强了纪念孙中山的意义。事实上孙中山生前对这所大学关怀备至,也可将其视为孙中山晚年重要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宋庆龄在回信中要求中山大学的师生“继承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在毛主席之英明领导下,加强抗美援朝运动”。在她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与孙中山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因此在信中将孙中山与毛泽东并提。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宋庆龄的这一见解在政治上都是正确的。除了上述新披露的信件之外,后来她还应中山大学历史系教师陈锡祺等人的要求,回答了他们提出的有关孙中山生平的一些问题,及时解决了他们的疑难与困惑,在中山大学的校史上留下了又一段令人难忘的佳话。

(本文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