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山思想研究会
杨虎:简论孙中山农村社会建设思想与“中国梦”

摘要:孙中山先生毕生关注中国农村社会建设问题,他结合自身实践,借鉴古今中外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建设中国农村新思想:以土地为核心,倡导“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以农业机械等西法为手段,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农村教育为支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这些真知灼见对“中国梦”的新型农村建设仍有具重要启迪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农村建设思想;新型农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中土地问题始终是民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孙中山自幼生活在乡村,家境极其贫寒,饱受缺少田地所带来的痛苦,它曾亲眼目睹近代中国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农民艰辛的现状后,十分关注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建设问题。“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崛起之路,起源于近代能人志士、革命先驱投身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各种努力与尝试,而孙中山无疑是其典型代表;“中国梦”是包含农村建设与振兴在内的综合体系,孙中山农村建设思想的真知灼见是对农村社会建设的开创性探索和有益尝试,对“中国梦”的新型农村建设仍有具重要启迪意义。
  一、孙中山农村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就是因为他胸怀大义,天下为公,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民众疾苦。在《建国大纲》中孙中山开始明确提出社会建设问题:“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并开始全方位思考总结规划社会建设的多重方面,尤其重视农业问题。

1890年,孙中山写信给同乡退隐开明绅士郑藻如,建议兴农桑,禁鸦片,办教育,在《致郑藻如书》中发出感叹“呜呼!今天下农桑之不振,鸦片之为害,亦已甚矣!远者无论矣,试观吾邑东南一带之山,秃然不毛,本可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而无人兴之。农民只知斩伐,而不知种植,此安得其不胜用耶?”此时,孙中山已认识到让农民重新回到田野恢复振兴农业生产重要性,更看清了了当时为抵制鸦片发展农业的紧迫性。

1891年,孙中山与郑观应探讨交流农业建设问题,并与郑观应共同致力于《盛世危言》《农功篇》的撰写,孙中山提出“以农为经,经商为纬,本末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 孙中山深刻认识到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至关重要。强调农业生产是商业流通的前提条件,两者都很重要,二者协调发展更加有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1894年,孙中山奋力写信给李鸿章,陈述农田荒废,农民疾苦的残酷现实,阐明 “农业不进步”是当时清政府贫困的最根本原因。进而提出“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 “农学熟者为农长” “则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此农器宜讲求也。”等多项切合实际的建议。他建议要从国家层面狠抓农业生产,要设立专门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并选拔合适的农业人才负责具体农业事务,还大力提倡农业机械化生产,认为采用农业机器可以可以节省体力,加快生产速度,提高劳动效率。

1895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意识到依靠国家和官府的策略行不通,决定依靠民间力量和自身实践。着手与陆皓东、郑士良等在广州双门底王家祠筹备成立农学会,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来发展和振兴中国农业生产。深入思考和总结之前比较零散农业想法和实践,在《拟创立农学会书》一文中,孙中山将明确提出了教育兴农的三条具体措施:一是编纂农业书籍,学习传播农业知识;二是设立农业学堂,培养专业农学人才;三是开设博览会,推广农业产品。

孙中山还曾与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探讨交流过土地赋,乡村土地改革等多方面问题。孙中山先生自己认为农业是他“蓄志已久,思欲振兴而改良之”。可以说对农业的重视与探索伴随着他的政治生涯和整个生命。

二、孙中山近代化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自身参加过农业劳动,后又出国考察学习了欧美农事农政。结合中西农业经验与方法,立足当时中国乡村社会客观实际实际,孙中山提出了自己农村社会建设主张。

(一)以土地为核心,倡导“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土地资源不可再生,是立国之本,生存之基,孙中山对土地问题极为重视,他曾鲜明地指出,无土地则无人类,在生产的土地、人工、资本三要素中,唯有土地是“人类所依附而存者也”。他认为若是解决了土地问题就解决了民生问题关键。他还分析指出土地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的根源之所在。他认为解决土地问题是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的关键。

孙中山提出解决土地问题方法的关键是实行土地国有化,具体措施就是采用核定地价、照价收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的单一地价税。先由国家核定地价,然后国家按照所核定的地价照价收税,通过收地价税把地主地租的一部分转为国家财政收入。而在国家需要土地时,则按所核定的地价从地主手中收买。这样,既可以解决中国的贫弱和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又可以防止贫富分化及社会革命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孙中山期望通过解决土地问题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力求以“平均地权”为中心,建立民生主义社会,避免社会革命的发生。

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孙中山就曾说过:“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就要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随后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1924年9月19日第一届广州“农讲所”学员毕业,孙中山对学员作了“耕者有其田”训词“中国以农立国,倘不能于农民自身求彻底解放,则革新匪易。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认为“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才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束”。“耕者有其田”扭转了以往只从城市土地着眼,忽视农民土地要求的倾向,是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重大发展。

1924年国共合作,孙中山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确定“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为民生主义的两个重要原则。在其后的三民主义演讲中,孙中山也反复强调:“民生主义真正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正完全解决,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反映了孙中山是想通过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一起构成了孙中山完整的土地纲领。他还把土地与资本并列,视为解决“民生主义”的两个关键要素。

(二)以农业机械等西法为手段,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振兴农业,孙中山主张引进西法,倡导科学种田,认为农业的生机在于科学,利用科学才能充分挖掘农业潜力,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为此,他主张测量农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并通过调查土地,了解各地土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项目,“各省荒废未耕之地,或宜种植,或宜放牧,或宜造林,或宜开矿”。他提倡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来提高土壤肥力,并预防和消除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他主张设立“农器制造厂”,采用农机耕作,并详尽阐释“七个增加生产的方法”,其中包括肥料、良种、换耕、病虫害防治、防旱、防灾、粮食加工等。孙中山还特别强调发展农业商品经济,满足市场需要,主张扩大茶叶、麻、蚕丝、大豆的生产和加工,办制绸工场、纺织厂、毛皮场,用机器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三)以农村教育为支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振兴农村和农业的基础。农村教育分为多种包括文化知识普及教育、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和政治伦理教化等。孙中山重视农村启蒙教育。“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学费、书籍与及学童之衣食,当由公家供给。学校之等级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当陆续按级而登,以至大学而已。教育少年之处,当设公共讲堂、书库、夜学,为年长者养育知识之所。”为筹办学经费,孙中山设想了三种方式:一是从所在区域的人民中筹集;二是由“自治区之人民”、“义务之劳力成之”。他说“长于农事者,为公家垦荒,则粮食足矣;长于织造者,为公家织布,则衣服足矣;长于建筑者,为公家造屋,则房舍足矣。如是,少年之衣、食、住,皆可由义务之劳力成之。”三是将来国家富足后,由国家拨出大量专款作为教育经费。

 孙中山还特别强调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知识方面的教育。他说:“盖人民则日有加多,而土地不能以日广也。倘不日求进益,日出新法,则荒土既垦之后,人民之溢于地者,不将又有饥馑之患乎?是在急兴农学,讲求树畜,速其长植,倍其繁衍,以弥此撼也。”他主张尽快设立农政学堂,“急兴农学”,使广大农民通晓农家之地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格物学、医学等知识。
     三、孙中山农村建设思想对当前新型农村“中国梦”的启示
     孙中山农村社会建设思想虽囿于时代特殊条件,未成现实,但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皆具有开创性先导作用。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中国梦”具有深刻启迪意义,为当前开创农村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一)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村“中国梦”主体农民的土地权益。从“平均地权”到实行“耕者有其田”,孙中山主张变革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今天我们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继续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把严格保护耕地与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用地需要结合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和机械化、集约化的规模经营的需要结合起来,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维护农民利益���合起来。这就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二)完善政策保障,全面建成“中国梦”之农业现代化。农业是相对弱势产业,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与保障。 孙中山先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发展靠国家政策保障和���进西法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尤其强调城乡交通的相互贯通,城乡物资的互通有无,乡村对城市的促进和支援,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今天,我们更需要解决农业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党中央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应对农业发展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经济新常态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需要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而且需要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用好农业农村投资空间,为稳增长增添新的动力。从农业自身看,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农村社会“中国梦”。。

(三)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挥教育科技在农村社会“中国梦”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中国梦”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村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孙中山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激励我们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实现科教兴国、科教兴农和农村社会风俗的改良。孙中山曾指出,振兴中国农业“所缺者”,就是“农民之新知识”。因此,必须“对数量上占优势的农民灌输新观念”,使农民学习“科学的道理”,掌握“科学的道理”。

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只有发展农村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素质,才能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

农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扶持农村教育,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与工作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在教育方面,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是“中国梦”最新的时代体现之一,离不开农民科技文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发挥先进文化的重要指导作用。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近现代史的主题。在绝境中猛醒、在苦难中奋起,孙中山正是为民族大义所激奋,以天下为公、民族复兴为己任,不畏艰辛、不懈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创造性提出了系列农村社会建设思想,正是“中国梦”在近代的实践与理论体现,也是孙中山留给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和精神财富,指引我们在追求“中国梦”的时代责任中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137.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404.
  [3]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0-224.
  [4]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7.
  [5]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1:1182.
  [6]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6-850.
  [7]吴恒心.孙中山农业近代化思想论析[J].中国农史,2002,(3):106.

[8]欧阳仕文.孙中山关于乡村社会建设的构想[J].光明日报.

[9] 汪志国.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J].光明日报.

[10]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Z].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