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市委会: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推动镇江的旅游发展事业

 

镇江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近几年来,在城市旅游改造整治上多措并举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滨江三山风光带和南山风景区改造令人耳目一新,在开展举办的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中也有不少可圈可点,如长江金山灯会暨第六届江苏.台湾灯会28天接待游客约350万人次,创下历届灯会之最,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但随着苏北铁路的全线开通,周边城市旅游业发展得更如火如荼。镇江旅游在宣传服务、规模开发、旅游定位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可以考虑从以下三点入手,改变小格局,做好大文章。

一、  变散为闪,以特融游

开启镇江诗词文化之旅,优化公交,打造一站式自助服务。2016年,镇江被授予“中华诗词之市”。使之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如果说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是市内四颗璀璨钻石的话,那么西津渡、梦溪园、赛珍珠纪念馆、伯先公园大码头遗址等地就像是散落的珍珠。目前,市公交还没有“Y(游)字头的专线旅游车将众景点串起,可考虑在万达沪宁高铁站和京沪镇江南站增设游1、游2,并在车上进行诗词旅游广告宣传。在旅游旺季增设导游台,免费在汽车站和铁路火车站发放旅游宣传册,向外地游客进行吃住购一站式导游。

开启镇江宗教文化之旅,打造旅游精品特色线路。镇江宗教文化资源十分全面丰富。它融入了佛教(金山焦山 宝华山)、道教(茅山)、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大西路基督教堂)、天主教(丹阳天主教堂)。完全可以打造一日游、两日游,使之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旅游特色,不断挖掘、展示、完善、开放这些地方的宗教历史故事,宗教文化不但可以展示形象,更可以创造财富。

二、变稀为细,以优兴游

说起镇江旅游,在很多人的思路中就是“镇江三山”、“镇江香醋”外加一碗锅盖面。总认为镇江地域不大,旅游资源稀缺而没有考虑将山水文化做足,细节要点做好。登高望之,我们市区不但有城市山林、大江风貌,周边还有“江苏硅谷”句容、“工贸名城”丹阳、“江中明珠”扬中,还有世业洲度假区、圌山天沐温泉养生旅游区等等。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镇江即将全线开通连淮扬镇铁路,新增设镇江大港站。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带来了人流。如果将新区周边的乡村文化、丹徒的红色文化,新四军纪念馆等文化做足做透,价格更亲民,服务更周到规范,将会推动整个区域经济腾飞。

丹徒长山文化产业园即将建成,镇江大学城即将落户,建议镇江高专已有的艺术系中增设书法专业,这样不但培养特色人才,也和周边的米芾书法公园相得益彰。镇江三山公园内有不少名词佳句,但由于多为草篆书写,大多游客看不懂望而兴叹,如能统一用正楷书写加上文字说明,将细节做好,不但弘扬了名城文化,而且也增加了游者之兴趣。

三、 变疮为创,以文带游

镇江旅游的显著特色是历史悠久、真山真水,人文底蕴非常丰厚。但如今广肇公所大门紧闭,宋元遗址孤零零被四周高层民宅围起,伯先公园五卅演讲厅正蒙受着岁月的灰尘,柳永墓、伯先墓、宗泽墓、米芾墓、杨一清墓等完全没有挖掘出历史人文价值,因而丝毫也唤醒不了人们对之敬仰之情。如果广肇公所大门开启,里面能再现当年孙中山先生抵镇江,参加在此召集社会各届代表举办的欢迎会情景再现,增设特色柜台,兼售一些镇江制造、镇江自造的文旅产品;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在宋元粮仓周边增设一些文化诗词长廊和介绍;在五卅演讲厅开辟书场和亲民茶馆,将一个个老字号盘活开发利用,将会受到市民和游客的认同和赞赏。

镇江远观青山逶迤,近看绿水如镜。运河穿城而过,但运河边上旅游开发几乎空白。建议在运河边打造各种知名特色饮食店、茶楼,对于开店的私营业主,政府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免税政策。更多的是管理和激励。随着“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可在周边乡村打造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特色民宿并宣传养生理念,这样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本地市民节假日也多了一个好去处,增加了幸福指数。

文化和旅游从来就不是矛盾,而应该是更好的有机共融共通。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老祖宗留给镇江人民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对新的旅游项目要科学定位、大胆创新、融入策划元素和文化要素,让旅游文化回归到本来的位置、理性的位置、科学的位置,精致塑造出别具特色、宜人宜居的山水花园城市,将实现未来千亿级旅游业之梦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