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山研究
史良雨: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参照意义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先生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之后提出的“社会革命”纲领,闪烁着人类理想的光芒。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今天重温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倡导构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历史参照意义和现实的启示。

一、“民生主义”的核心内涵

孙中山先生认为社会的文明发达、经济组织的改良和道德进步,都有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民生。民生又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道德退步,并发生种种不平事情。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包含多个层面,既包括“民生”(人民生活的食、衣、住、行等需要)的层面;又包括“国计”(社会分配、社会福利等)的社会层面;还包括“群众的生命”(消除贫穷、贫富悬殊等)的人类层面。但其核心内容是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中又增加了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被后来的研究者并称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两大经济纲领。

1、土地纲领———平均地权。孙中山十分重视“平均地权”(亦即他所谓的土地国有)的重大意义,把它视为民生主义的核心和建设成“社会的国家”关键所在。孙中山认为,如果“百数十之地主坐享其成”则成“天下不平之事”。因此,在他看来,只有土地尽归国有,才能制止垄断,避免形成贫富悬殊,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孙中山强烈谴责“贻祸全国,甚于天灾”的土地垄断和由此形成的贫富两极分化,并把“欧美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的另一个出发点是为了预防资本主义的祸害。他认为,“土地国有”会给全社会成员带来福利,实行平均地权以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如果苛捐尽数蠲除,物价就会越来越便宜,人民也就会越来越渐富足,就能“无一不获其所”,即所谓的实现全民幸福。

孙中山土地纲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民群众的愿望。孙中山把农民困境的改变始终与“土地国有”联系起来。他曾经和章太炎讨论过如何均分土地,还曾设想在“土地国有化”以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之田,直纳若干之租于国家,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削之,则农民可以大苏。”

2、经济纲领———节制资本。与土地纲领相联系,节制资本是“民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孙中山始终把这一命题同民主革命相联系,他的目光关切地注视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新趋向,并把资本主义的发展视为历史的必然。在关于资本主义化途径的问题上,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和“国家社会主义”(集产社会主义) 。节制资本主要内涵在于限定私人资本的经营范围,他认为,“(中国实业)其不能委诸个人及其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 国家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节制资本的补充,它的基本内容是“国家一切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事务,皆归国有, 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节制资本的经济纲领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首先,这种方案能够避免“文明的恶果”,即是“妨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其次, “国家社会主义”是迅速摆脱“不发达”状态和实现“实业主义”的有力手段。孙中山反对私人占有的垄断地位,但是却认为“人民公有”的托拉斯能够“节省浪费”和“产出最高价商品”。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中极富社会主义因素的一个重要体现。

再次,对于无产者利益的关怀也成为“节制资本”和实行“国家社会主义”的原因。在他看来,“世界一切之产物,莫不为工人之血汗所构成。如工人者,以世界人类之功臣,而受有力者虐待蹂躏,我以为不平,况有功于资本家而反受资本家之戕贼乎! ”

二、当前探究“民生主义”思想的意义

民生主义和民族、民权两大主义一样,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进步的。民生主义体现着孙中山对中国农民和无产阶级乃至世界无产阶级处境的深切同情,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人格。孙中山终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为改变中国现状的思想和实践的伟大探索中,既是他的人格因素发挥了巨大作用,又是历史形势发展推动的结果。中先生的伟大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代都是有着深刻启发意义的。

纵观中先生的“民生主义”思想,无一不是饱含着中先生拳拳的爱国爱民之心和对社会主要问题解决的有益探索。中先生对少数人垄断的文明和少数人享受的富裕既痛恨又害怕,所以无论平均地权还是节制资本的矛头都直指“垄断之流弊”。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先生对劳苦大众的关怀与同情,无论是为农民阶层减轻负担还是要维护工人阶层的劳动血汗,都倾注着中先生的一腔热忱。中先生的“民生主义”已经包含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革命及建设应有的主要内容。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已经被当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成果记入了中国的历史史册。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直至当前先后四代共产党领导人的共同愿望。从中山先生开始为中国劳苦大众呐喊的第一声开始,到现在几近100多年,民生问题依然是困扰我们的最大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思路,每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要先从事实出发。目前“贫富不均”仍然是制约中国发展的问题,细究中国这种相对贫富不均的实际根源则源于地域上的不平衡,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也是很普遍的。这一因素在封建农业社会造成的差别并不明显,但是随着经济的活跃,物品的流通和资本的流动就显得突出,因为每一个生产要素都具有天生的趋利性,都会朝着更容易繁殖和膨胀的地方发展,反之,资本等要素不会问津。因此,如何使社会财富发达,并使贫富相对均衡,就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参照意义

1、牢牢把握和谐社会的核心——以民生为重心。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始终洋溢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他说:“社会的文明发达、经济组织的改良和道德进步,都是以什么为重心呢? 就是以民生为重心。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 孙中山先生的上述表述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是说解决人民的食、衣、住、行等需要是国家必须担负的责任。其二是说国家负起了责任,那么人民对于国家也要各尽其义务。有了这种责任和义务的统一,才会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人民的食、衣、住、行等需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有不少贫困人口,按我国年人均683元的标准,(截止2005 年)我国有贫困人口2560多万;若按国际上人日均1美元的标准,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接近两亿。解决好这些人的食、衣、住、行等问题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然而,若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人民会对政府失去信任和拥护,也谈不上对于国家各尽义务。因此,我国政府把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解决民生问题的确是抓住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2、逐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协调好社会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在民生问题中,孙中山先生最为关心的是土地和资本问题。他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弊病,主要是在于由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而社会之富源则在于土地和资本,即少数人对土地和资本的垄断会造成大多数人的贫困。因此,孙先生的民生主义以解决土地和资本问题作为主要目标,进而实现全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如何协调社会大多数人的经济利益,避免出现贫富分化呢? 孙中山先生主张通过社会分配来防止出现“富者愈富,贫者益贫”的社会病。他说:“我们要实行民生主义,还要注重分配问题。我们注重的分配方法,目标不是在赚钱,是要供给大家来使用。” 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资本、资源等仍然是分配的要素,由于人们占有资本、资源等要素不平等,甚至差距很大,反映在分配上则是收入差距拉大。因此,应该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来协调人民的经济利益。孙中山先生环顾欧美发达国家,未雨绸缪,从土地和资本问题入手,对中国社会可能产生的问题发出预警,现在听来,仍感振聋反聩。

3、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振兴实业发展生产力。孙中山先生讲:“单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以制造国家资本,才可解决之,何谓制造国家资本呢? 就是发展国家实业是也。”“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振业实业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业,像铁路、运河都要兴大规模的建筑;第二是矿产,中国矿产极其丰富,货藏于地,实在可惜,一定要开辟的;第三是工业,中国的工业非要赶快振兴不可。”  孙中山的“发达资本,振兴实业”思考和设想充分表达了他力图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民生问题,以至“振兴中华”的雄才大略。孙先生还提出了实行开放政策以充分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人才的主张。“要想实业发达,非用门户开放主义不可。”“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则用外���之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我们要拿外国已成的资本,来造成中国将来的共产世界,能够这样做去,才是事半功倍。如果要等待我们自己有了资本之后才去发展实业,那便很迂缓了。”“借外债以营不生产之事则有害,借外债以营生产之事则有利,美洲之发达,南美阿根廷、日本等国之勃兴,皆得外债之力。”这些孙中山先生1919年2月在《建国方略》中关于未来中国发展的构想,而今都已经变成了现实。即使是孙中山最浪漫的设想———在青藏高原修铁路,中国共产党也让它变成了现实。近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6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人民正充满信心地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