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
道德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它不同于诚信,也不能用法律去制约,它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承载着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延续。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道德始终是历史长河里不灭的明珠。然而在这利益熏心的世界里,少人把工作当乐趣,有人视金钱为目标。利欲的诱惑好比伊甸园的禁果,一旦冲破道德底线,便开始了苦难。如今的社会,科技蓬勃发展,然而我们精神家园却逐渐荒漠化,我们的道德底线一再被击穿。
当今社会年轻人频繁跳槽,可能刚进单位就已经能预见到自己辞职的时间了。这更多影响的是公司的稳定和整体布局,也是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校老师打孩子被曝光了,受伤的往往是学校和孩子,对于打人老师来说她可以轻松的换个环境重新再来。也许,她会真心改过,也许她下次打人时会更加小心敬慎!
当人们学会了咬文嚼字,媒体的异样报道铺天盖地,网络上便充斥着大量的无聊报道与无用信息。各种八卦,各种炒作真假难辨。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无聊”。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让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饭后的谈资,”所谓的道德,已经很大程度上在这种科技进步和“集体无聊”中逐渐消解了。
当人们学会了使用糖精、苏丹红、色素,市场上某些招摇过市的食品成了名副其实的慢性毒药,商家打着品牌、质检合格的旗号在市场上招摇撞骗。所谓的道德、良心怕是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人们学会了制假,假奶粉、假鸡蛋的出现也许又在考验我们每个人的道德灵魂。让我们无助和叹惜的是,当事者始终不能意识到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万丈高楼平地起,智慧如顶峰的辉煌和礼赞,如果没有“道德”这一稳固的地基,它也许就会顷刻倒塌。难道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竟然就是这些吗?我们难道从原始走向文明,却又要从文明走向野蛮吗?
道德,仅仅依靠舆论的力量是不够的,舆论的力量再大也有触及不到之处,又由于舆论的特殊性它只能谴责不道德,而不能使人自觉遵守道德,往往是等到事情败露,才会产生舆论的压力。
道德还需要制度去约束。就好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约束的具体体现、防止和杜绝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道德行为的有效措施。会计人员既是会计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又是会计制度的具体执行者。执法是会计人员的光荣职责,守法是会计人员应尽的义务,在职业工作中要做到廉洁、正直、诚实,不得为谋取私利而弄虚作假。
在其位谋其事,人如果有了能力,有了地位,成了权威,如果道德的天平稍一偏颇,能力是青峰的突兀,而道德却是山脚的坚定;地位是康桥的流水,而道德却是冰雪消融的源头。没有一种权威的发扬可以超越道德的范畴。
以单位、社区为中心建立道德讲堂,学习中国五千年来悠久的道德历史;寻找身边的道德“雷锋”。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感动身边人,以实际行动传承道德文化。
健全个人档案,在档案内增加个人道德范畴。作为一种约束而不是束缚。它不同于法律的判决书,做错一件事情并不会判你的死刑,只是一段时间内无法再从事相同或相近的职业;又或者只是进入个人档案内,不被外人知晓,等到退休或死亡时,道德档案将会交还给自己的子女保管。
我们每个人都该有张道德的身份证,我们从不会应身份证上的照片比现在的自己年轻、稚气而羞于示人。因为那是自己的鉴证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勇敢的亮出自己道德的身份证,我们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