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手记
刘 琪:“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参观随感

 

今年夏日的某天,我和镇江民革财经支部的部分党员一起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我印象较深的是“孙中山先生大事年表”及孙中山先生关于“忠”的语录。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纪念馆用一面墙的篇幅记录了孙中山先生大事年表,概括了孙中山先生从诞辰至去世近五十九年间的主要历程。从中,我们不但对孙中山先生的生活轨迹有了了解,更主要的是能够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及思想变迁有了深入的了解。作为民革党员,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中去了解中国民主革命,从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变迁中去了解三民主义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孙中山先生故居翠亨村老宅墙上,有一行孙中山先生的语录:

“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这令我特别震撼。参观回来,我特意去查询了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孙中山先生19243月份的一次演讲,完整的句子是:

“我们做一件事,总是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

推翻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民主主义革命者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目标。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篡取了革命政权,当上了临时大总统,想恢复帝制,当君王,但逃脱不了被唾骂、被抛弃的命运。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人士以自己的言行,已经让民族、民权、民生的理念在人民心中扎根。

辛亥革命的成功、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胜利,无不是唤起了民众心中民主、民族、独立、自由的思想。而清朝政府的垮台、国民政府的逃离无不是背离了民众的利益,打压民众思想、专横、独裁所致。

点击在新窗口中打开

1943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在望时,蒋介石的《中之命运》,公然宣扬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和一个领袖,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引起民众和中国共产党的警觉。

1944年,在特殊历史背景下,郭沫若写下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明朝、李自成、清朝的兴亡历史和原因。毛泽东主席把这篇文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整风文件,借以提醒共产党人需借鉴历史。

1945年,毛泽东主席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话”中,对黄炎培的“历史周期率”的困惑之谈,毛泽东主席有一段话:我们共产党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之后,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101日,新中国成立,她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在长达近70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经过了反右倾斗争及文化大革命斗争,如今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时期。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经过五次修改,仍旧清清楚楚地载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孙中山先生的“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之语,在近百年后,仍旧有其深刻的意义,需我们和中国共产党人铭记在心,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