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手记
李 嘉:爱国爱家  心系桑梓——访冷遹故居有感

 

2019415日,风和日丽的日子,财经支部和科技支部约30名党员前往江苏省委统战部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冷遹故居参观访问。

冷遹,字御秋,江苏镇江丹徒黄墟镇人,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军事家、政治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前身)创始人、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前身)创始人。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对冷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冷遹故居位于丹徒黄墟镇,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是一处独院住宅,主楼为一幢坐北朝南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早年家境清寒的冷遹迫于生计,辍学从商,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积贫积弱,愤然从军。1902年考入安徽武备学堂,开始投身反清爱国运动。1905年,冷遹任南京新军第九镇三十三标第二营右队队官。在军中深受革命志士赵声的影响,随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冷遹谨慎诚实、沉静寡言、足智多谋、成为革命力量的中坚,在策划安庆秋操起义中被推为总指挥,不幸因事泄被捕入狱,受尽严刑,九死一生,不吐一言,后经友人多方营救出狱。获释后,回黄墟与殷嗣辉女士完婚。婚后八日,赴香港再谋举义,并筹建广西同盟会,成为广西革命最初发动者之一。1912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冷遹被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授以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委以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驻守徐州。“二次革命”中,冷遹率军讨袁,临阵负伤,退赴日本。听闻护国讨袁,遂归国赴粤任中山先生护法军政府总参议和代理内政部长。1916年,与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先后任常务理事及上海分社主任。1921年,冷遹忧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退出军界,致力于地方实业与教育,创建江北盐垦,试验盐碱种植棉的技术,又与陆小波、严惠宇等人齐心合办了多个蚕种场,创办了“镇江黄墟农村改进试验区”,创建了“私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现镇江第三中学),并力主将镇江县立师范学校迁至黄墟以振兴桑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冷遹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去。1941年与张澜等人创建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前身)。1945年与黄炎培等人创建了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前身)。194571日,与黄炎培等一行6名民主人士赴延安,在机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并与中共领导人共商大事。解放战争期间,他利用省临时参议长的身份,营救地下党和新四军及革命群众,获救者近百人。建国后,他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历任华东军政委员兼华东水利部部长、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为了纪念他的生平事迹,2002年将故居改建成冷御秋纪念馆。

参观完冷遹先生故居,我们不禁感叹:冷遹先生奔波革命,追求真理,无时不以国家兴亡民族自立为己任,爱国爱家,心系桑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奋斗了一生。他做人诚恳,做事认真,做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不愧为一位为国家独立富强孜孜求索一生的伟大战士。大家也深深认识到,观故居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参观,而在于通过观故居,增强共识。作为一名民革党员,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先贤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  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