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40周年带给我们什么

“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呢?火锅?牛排?拉面?好难选喔!”“哎呦,有的吃就不错了,挑三拣四的。改革开放前,家里连油都没有,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还不会选了。肉多嫌肥啊!哎……”奶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的确,打我记事起,我们家的日子就越过越好。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一样多余的物件,因为没有多余的钱。以前墙上挂的要不就是老照片,要不就是奖状,看看现在家里墙上挂的,桌上放的,琳琅满目,一眼望去大多是些只有观赏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居多。以前家里的柜子就是用来放棉被用的,因为没有几件多余的衣服,每年只盼着逢年过节可以置办套新衣裳,平时穿的衣服要不是妈妈用缝纫机改改补补缝制出来的,要不就是表哥嫌小的衣裳,而如今尽管家里有了单独的衣帽间,装满了漂漂亮亮的衣服,但是总觉得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以前家里没有过多的娱乐,放学回家写作业、吃完饭,洗洗刷刷就上床睡觉了,为的只是省电,而现在,各种娱乐活动多了,看电视、玩电脑、刷手机,只能用舍不得睡来形容。以前,特别是七八十年代,所有商品都是凭证、凭票、定量供应,我记得之前搬家,我还翻出来压箱底的饭票和布票,儿子还问我这是干嘛用的,因为生于新世纪的他们压根也没想到吃饭还得凭票。因为他们现在愁的不是买不到,而是买哪个更好。

想想现在的日子跟以前比真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不仅仅之于我个人,而且是给我们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春节是一个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家人欢聚一堂,解除自己一年的疲惫,穿新衣、戴新帽,吃着平时很少吃到的肉,年尾过完又继续期盼下一年春节快些到来。而现如今,我们每天都能过上之前期待的日子,每天都可以穿戴新衣、吃上美食,不用眼巴巴地等待着春节的来临,这是因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改革开放这40年,我们家家户户越来越富裕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把上挂两瓶洋河大曲,车篮里放一盒食品厂自产自销的糕点——这便是当年“毛脚”女婿春节看望丈母娘的“标配”,现如今这样的场景,也大抵只能在电影电视里面看到了吧?满街的四轮小轿车,生活越来越便利了,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选择的多样化。

1978年到2018年,是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不同角色努力生活的40年。这40年中,我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这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在亿万中国人的心里却是沧海桑田。

说起改革开放,我耳边总是回想起这首歌的旋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 这如沐春风令人再熟悉不过的歌词里,满是历史的印记。春天的故事,一讲就是四十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经济特区、南方谈话……这一个个关键词让改革道路历历在目,改革开放走上了快车道。过去的所有努力成为当今中国繁荣的助推器。

现在,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更是步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国际地位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改革开放40周年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生活的改变,直接影响到的是我国在全球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

在过去的4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上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上看,中国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综合国力的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基础。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国力提升了,我国很多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我们的激光技术,领先全世界15年;还有举世闻名的陶瓷技术、建桥技术、丝绸技术、造桥技术、航天技术等等。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了,20017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届选出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2001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40年以来,中国成功申报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10年,举办了上海世博会;20016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20186月,举办上合组织峰会……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了,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了美国。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计划。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中国也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中国信心。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今年世界瞩目的中美贸易战争打响了,对此,我们必须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是40年前的中国,可能美国对中国根本就不屑一顾。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和美国仍存在差距,尤其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更需要卧薪尝胆,推进各方面的改革。

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曾警告: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一千多年后,最高领导人也多次提起这句话。我们今天受到发达国家的打压,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态势蒸蒸日上,我们有以习近平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什么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面对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中国奇迹”,跨入新时代,对理想信念最好的铭记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更全面、更深刻地推进改革开放。当40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然温暖如初,“春天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踏着时代的鼓点,和着人民的心声,中国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康庄大路,在天地间奏响动人的旋律,写下壮丽的诗篇。4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正健步走在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惊叹与喝彩。

国家强大了,每个人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不能“坐享其成”,而应该多想想,我们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我想,首先就是学习,学无止境,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都应该终身学习、主动学习、提升素养,努力增强工作能力。不断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论思想,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当然,不仅要注重提升政治素养,而且要十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学习相应的岗位技能知识。至于我,今后将进一步学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政策水平。其次是要立足本职,努力创新,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结合所学知识开展调查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和人事代理工作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最后,还要做到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自觉维护个人的良好形象。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平时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工作中,能做到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甘愿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想,如果我们每个国民都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改革开放的成果一定会越来越丰硕!  (唐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