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或许你没有经历过,有一种艰辛,或许你没有体会过。然而一次简简单单的支教回访之旅,对于贫富差距,对于人间温情,对于东西部教育理念的不同,却让我感触深刻。
2016年7月,我和志愿者们带着数百网友的嘱托,和300多万镇江市民赋予的使命,来到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城乡,完成此前镇江与天水两座城市三千年对话八千年的约定。我们用“互联网+”变革传统支教模式的同时,把两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车窗外,一座座大山郁郁葱葱,雄美壮观,没有人工的修饰,极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一路颠簸,再加上步行了20分钟的山路,终于到达清水县小泉学区潘何教学点。这里是大山深处的淳朴之地,未至校门,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村民们站在路边用纯真的笑容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也似乎为他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活力。
如非亲眼所见,你绝对想象不到,还有如此简陋的教学环境,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上空,学校不大,都是泥巴路面,两侧长满树木花草。除了几间破旧的教室,生锈的旗杆外,我看不到任何学龄前孩子该有的娱乐设施。孩子们要伏在摇摇晃晃的课桌上听课,写作业;若非亲眼所见,这个画面绝不会以为是在2016年——然而,其实这些离我们都很近,无法想象这样一间教室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一位默默坚守27年的乡村教师,月收入几百元的陈瑛明老师,通过我们搭建的新媒体平台的学习,以及到镇江的培训,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很难想象,在一年之前,陈老师还是个没接触电脑,连英文字母都读不标准的山区教学点的代课老师。
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走进另一间所谓的多媒体教室。环顾四周,才知道原来所谓多媒体教室,也就是有一台电脑和投影仪,白色墙面早已变成灰黑色,窗户上还残留着几片稀稀疏疏的碎玻璃。
“自从去年你们将这些设备带到了这里,孩子们的课程不再单一了,我常常带着孩子们在网上观看英语、了解音乐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多了一个和外界接触的平涨台”。
出教室的地方,一个用花草编织的五个大圆圈深深的吸引了我,陈老师笑了笑,向我解释,“这个是我用花草编制的奥运五环,希望孩子们也有这种奥运拼搏精神。”
在我们平时早已被手机和IPAD取代的笔记本电脑,对孩子们来说却像是稀世珍宝。临行时,我们给这些孩子们每人拍了一张照片和集体照,回来洗印好寄给他们。照片中的孩子们簇拥在陈老师身边,笑容羞涩纯真,真的被终生奉献于此的陈老师所感动,他的勇气与毅力是我们远远不及的。
回程的那一天,陈瑛明老师特地从大山里赶来送我们,一遍遍地表达对我们的感恩之情,在天水团市委领导及清水县几所学校老师的凝望下,我们满怀不舍之情踏上归程。
短短几天的支教回访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成熟和经验,更多是感动,奉献之余,我们行囊中盛载的是无数孩子和家庭的期望,这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责任。
花落又花开。如今,我们志愿者的身影始终行走在祖国土地上,那面爱心汇集的旗帜飘过甘肃、飘过新疆、飘过青海、飘过西藏.......未来我们还将去更远更多的地方,致力于这件令人终身难忘的善举。支教的体验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
感谢这次支教让我拥有这段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练,我希望可以一直用最实际的行动给孩子们带去快乐,带去温暖,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