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手记
朱 浩:重温支教情 再续天水缘——陇上回访感想

2016年7月,“金山e支教 大爱陇上行”小分队带着数百金山网网友的嘱托,和300多万镇江市民赋予的使命,来到天水市清水县城乡,完成此前镇江与天水两座城市三千年对话八千年的约定。他们用“互联网+”变革传统支教模式的同时,也把两座城市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阔别一年后,我有幸成为本次回访小组的一员,第一次也是再次的走进了清水县,去体味那充满艰辛与快乐的支教回访之路,去感受那一颗颗藏在大山深处的童心,为他们送去来自1500多公里外的祝福与问候。

走吧,一起去看山里的孩子

8日的气温似乎比前些时候更高了些,马路上热浪滚滚,顶着炎炎烈日,汗流浃背,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回访小分队一行4人,踏上了前往天水的火车。

火车上的时间很长,足够我来思考回访时会发生的一切。作为一名新成员,出发前,我特意又查看了去年关于支教的所有内容,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支教的向往,幻想着那里学校的样子,孩子们的样子,还有那位从未谋面却一直被他感动着的陈瑛明老师。

9日上午9时不到,火车到达天水站,近20小时的路程,让我们四人看起来都略显疲惫,但出了车站看到早已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小泉中心学区的校长张天瑞一行人,顿生感动,他们一路上热情的介绍这个历史名城,也对镇江“亲戚”的再次到来深表感激。

10日一早,我们回访小分队就坐上前往清水县的车,大家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向着那个即将铭记于心的地方前进。车窗外,一座座大山郁郁葱葱,雄美壮观,没有人工的修饰,极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一路颠簸,再加上步行了20分钟的山路,终于在上午10点左右到达清水县小泉学区潘何教学点。这里是大山深处的淳朴之地,未至校门,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大山深处情谊真

 村民们站在路边用纯真的笑容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也似乎为他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活力。一位身着老式白衬衫,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走出人群向我们跑来。对,是他,虽然未曾谋过面,但是我一眼就能认出他,他应该就是那位坚守在大山里27年的山村老师陈瑛明。

果然,陈老师激动地含泪说道,“金山网又来了,镇江人民又来了,孩子们都在等你们。”我们跟着陈老师走进学校,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如此简陋的教学环境,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上空,学校不大,都是泥巴路面,两侧长满树木花草,左侧是校舍,陈旧老化,窗户玻璃破损严重,孩子们要伏在摇摇晃晃的课桌上听课,写作业;下课时,孩子们可能只能自带玩具来校当体育器材;若不是亲眼所见,这个画面绝不会以为是在2016年——然而,其实这些离我们都很近,无法想象这样一间教室已经使用了几十年。

孩子们站在教室中间,明显看出他们都精心打扮过了,穿上了他们认为最漂亮的衣服,在陈老师的示意下,他们跳起了事先准备好的《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舞蹈,迎接我们的到来,纯朴烂漫的笑容挂在每个孩子的脸上,非常温暖。

舞曲结束后,孩子们自然有序的坐在了各自的位置上,教室外,朴实的村民们站在烈日下,一路陪伴着我们。随后,陈老师提议大家一起去多媒体教室观看奥运会直播,然而在来之前,我便了解到,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常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个人卫生方面重视度不高,也提前准备了一些指甲剪送给他们,现场观察了一番,发现孩子们的指甲很长,缝隙里嵌满了尘土,于是我们提议先给孩子们修剪完指甲,再进行下一个环节。

剪指甲的过程我很开心,因为可以跟他们亲密接触,孩子们非常紧张,手指攥的很紧,好多孩子都不愿意说话,很是闭塞,有些孩子甚至不会说普通话。

修剪完指甲,我们随陈老师走进走进另一间多媒体教室。出教室的地方,一个用花草编织的五个大圆圈深深的吸引了我,陈老师笑了笑,向我解释,“这个是我用花草编制的奥运五环,希望孩子们也有这种奥运拼搏精神。”环顾四周,除了几间破旧的教室,生锈的旗杆,和这个特殊的“奥运五环”外,我看不到任何学龄前孩子该有的娱乐设施,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

原来所谓多媒体教室,也就是有一台电脑和投影仪,白色墙面早已变成灰黑色,窗户玻璃已破了许多,墙面贴着许多孩子们画的画,还有陈老师写的“铭记镇江 金山支教陇上行”几个粗大显眼的毛笔字。“自从去年金山网将这些设备带到了这里,孩子们的课程不再单一了,我常常带着孩子们在网上观看英语、了解音乐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多了一个和外界接触的平涨台,孩子们上课的热情也越发高了”。

 在我们平时早已被手机和IPAD取代的笔记本电脑,对孩子们来说却像是稀世珍宝。临行时,我们给这些孩子们每人拍了一张照片和集体照,回来洗印好寄给他们。照片中的孩子们簇拥在陈老师身边,笑容羞涩纯真,真的被终生奉献于此的陈老师所感动,他的勇气与毅力是我们远远不及的。

    

   百年名校绽芬芳

11日一早,我们小分队一行来到清水县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学校——原泉小学参观,这所学校的条件和第一天看的潘河教学点的学校相差很多,虽然如此,但是和镇江大部分小学相比,教学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在校学生有2000多人,尽管学校暑期没有学生上课,但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浓浓的学习氛围仍能明显的感受到。

学校从黑板报到以校园之声、教师之窗、鲲鹏试飞、小荷初绽为主要板块的《源泉》校报,从国旗下的讲话、演讲征文以及各项运动会到发展以舞蹈、乒乓球、书法、美术和电子琴等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四十三个兴趣小组,总是有计划地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得到感悟,寓教于娱乐,寓教于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提升了综合素质。在今年全县小升初考试成绩前十名中,有八名来自原泉小学学生。

今年六月中旬,原泉小学通过“金山e支教”这座桥梁,与镇江实验学校取得联系,并派出六名教师来镇学习。通过交流,天水老师们对东西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从中得到一定启发。

在交谈中,原泉小学刘校长也说出希望,她希望两地学校能开展更为深入的交流学习,除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外,两地的学生也能够分别走进对方的城市,体验不同地域的教学氛围和生活环境,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她希望金山网能在这方面给予大力配合和支持。

    

   归程之路思不足

回程的那一天,陈瑛明老师特地从大山里赶来送我们,一遍遍地表达对金山网的感恩之情,在天水团市委领导及清水县几所学校老师的凝望下,我们满怀不舍之情踏上归程。短短几天的支教回访让我收获的不仅是成熟和经验,更多是感动,奉献之余,我们行囊中盛载的是无数孩子和家庭的期望,这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