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解读赛珍珠 铸就镇江对美交流的名片

镇江是一座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镇江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生息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自然环境,也曾令无数的文人墨客、商旅巨贾留恋忘返。时光如梭、哲人已逝,文化的积淀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历史的符号需要解读,文明的信息需要传递。在历史的真实与百姓的认知之间,现实选择了“博物馆人”为之架桥。本文的主人公郑朝平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将历史展现给百姓的“架桥人”。

郑朝平同志生于西南边陲峨眉山下青衣江畔的山区小镇。童年的苦难生活,铸造了他的坚毅与执着。十七岁的年华即独自背起行囊闯荡生活的经历,造就了他忍辱负重、压力面前决不退缩的克难奋进精神。1987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后,他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古城镇江,开始了“在历史的符号”中解读文明的历程。二十年来,他一直从事博物馆工作。无论是在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致力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镇江地方党史和革命史的研究;还是在镇江博物馆,从事历史文物的研究与传播,他都践行着“解读历史的符号,传递文明的信息,将历史展现给百姓”的默默无闻的责任。

赛珍珠,一位与镇江近代历史有着不解之缘的美籍作家。1891年6月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同年10月,随父母来到中国。赛珍珠在镇江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时代。191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其堡市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毕业后,再次回到镇江,潜心于润州中学和崇实女中的英文教学。从1894年起,到1935年离开中国,赛珍珠前后近40年的中国生活经历,有18年是在镇江度过的。镇江给赛珍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对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赛珍珠的成长以直接的影响。因此,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由于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以及她传记方面的杰作”, 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91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镇江市政府发现,赛珍珠是镇江拓展对美交流可以开发的名片。当年,在镇江市政府的主导下,召开了“赛珍珠文学作品研讨会”,维修了登云山赛珍珠故居,并把它命名为“镇江市友好交流馆”并对外开放。但是,由于赛珍珠的复杂性,赛珍珠故居仅仅完成了维修,故居内没有像样的陈列展览。此后,赛珍珠研究、赛珍珠遗址的开发利用又归于沉寂。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美交流的加强和各地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挖掘对美交流的名片又再次受到镇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人代会期间,有代表联名提出了“维修赛珍珠故居,打造镇江对美交流的名片”的议案,该议案被确定为重要议案,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督办。随后,市人大组建了“赛珍珠研究课题组”负责此项工作。2002年2月,镇江市人大、镇江市政府外事办组织访问团赴美国“赛珍珠基金会”和有关赛珍珠的机构,收集资料,为维修故居和有关展览做准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02年5月,赛珍珠故居的维修结束,故居内的陈列展览布展工作成为最急迫的工作。

赛珍珠研究课题组组建后,即开展了陈列展览的设计工作。最早,设计方案委托镇江市知名的赛珍珠研究专家负责。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到2002年初,设计方案没有实质性进展。随后,课题组又将设计任务交给市外办负责,并带领有关设计人员一同参与访美。归国后,经两个月的工作,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后来,市人大及有关领导将任务交给镇江市文化局负责,委托市文管办的专家撰写故居陈列布展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工作虽几易其人,仍无突破性进展,收效甚微。

2002年6月7日,在“镇江市赛珍珠故居陈列展览方案”论证会上,市文化局领导提议将撰写陈列展览设计方案的任务交给时任镇江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的郑朝平同志负责。首次参加有市领导出席会议的郑朝平同志,面对领导和专家的期待和信任,他只能临危受命,知难而进。

既然任务已经接受,只能全身心地投入。自此,郑朝平同志即全身心地投入对赛珍珠的研究。他以专业的精神,广泛收集有关赛珍珠的资料;以其职业的敏感,认真解读赛珍珠。可是,由于赛珍珠人物的特殊性,所见资料甚少。在仔细阅读仅有的赛珍珠的七部作品和1991年镇江“赛珍珠文学作品研讨会”资料后,他深深地感到此项工作的艰难,也绝非如他之前所想向。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对中国是有感情的,所以,她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她的作品《大地》三部曲荣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说明她对中国是了解的。但是,由于她中年以后的生活是在美国度过的,再加上她的基督教传教士的身份出生,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是敌视的,对共产党的领导人有不恭和鄙视轻蔑的评论。正因为这一点,在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尼克松总统访华后,申请重新访问中国而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拒绝。现在,因为要打造镇江市对美交流的名片,要加强对美招商引资工作,所以,要维修赛珍珠故居,把赛珍珠介绍给中外旅游参观者,加强镇江人民与美国人民的沟通与交流。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面对镇江市政府打造镇江市对美交流名片的要求,如何正确把握政治分寸,正确解读赛珍珠,确实是一件非常难办的工作。同时,故居需要展出的面积有500多平方米,而能见到的有关赛珍珠的活动照片仅有7张,文物只有1件。如何拿出可以操作的陈列展览设计方案,保证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期间,镇江市成功举办“大地之旅——赛珍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确实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任务。面对困难和压力,他犹豫了,也产生了退缩的念头。多次徘徊在领导办公室门前,却始终不敢走进,也难以鼓足勇气讲出放弃的理由。

前进、后退;坚持、放弃……,这样的折磨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最后,他终于选择了全力以赴,选择了展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机会。

面对赛珍珠人物的复杂性,他摒弃了错综复杂的许多表象,规避了难以把握的政治言论和观点,抓住赛珍珠与镇江的渊源关系这根主线,确立了《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故乡》这个核心要点,围绕加强镇江人民与美国人民的沟通和交流这项工作要求,撰写了赛珍珠故居陈列展览内容设计大纲。全文共一万一千余字,包括:“一、赛珍珠的中国经历;二、赛珍珠的中国故乡;三、赛珍珠的中国情结;四、一座沟通中西方文明的人桥;五、赛珍珠作品介绍;六、赛珍珠中国经历大事年表”六个部分。按照领导要求,终于如期于2002年7月6日,将赛珍珠故居陈列展览方案呈送到市领导的办公桌上。

方案已经上交,任务已经完成。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已经爬出了火坑,不在经受烈焰般煎熬。谁知7月9日,市领导通知文化局约见郑朝平同志。也许是一个月的煎熬让他心存畏惧,他失约了。随即却招来了局领导的严厉批评。面对此情此景,他只能继续往前艰难奋进。

也许是“赛珍珠故居陈列展览方案”已经完成的消息传到了记者的耳中。7月9日,《京江晚报》刊登了记者的访谈,镇江市第二中学(原赛珍珠的母校崇实女中)是赛珍珠的母校,有关赛珍珠的遗存应该开发利用的报道。7月12日,在市人大领导和赛珍珠研究课题组主持召开的《赛珍珠故居陈列展览设计方案》论证会上,郑朝平同志撰写的方案,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组的高度赞许。决定正式采用这个方案。由于镇江市第二中学的要求,会上决定将该方案运用于镇江市第二中学的布展,定名为《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故乡》展览;并委托郑朝平同志,按照故居的陈列形式,兼顾与第二中学展览的协调,再撰写一份《赛珍珠故居陈列》展览设计方案;即日起,郑朝平同志从革命历史博物馆借出,全力参加有关赛珍珠展览的工作。

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到了有关赛珍珠展览的工作中。头顶的是7、8月的烈日,脚踏的是发烫的土地,日出而作,日没不得息,奔波于赛珍珠故居与市第二中学之间,来往与施工人员与市人大领导之间。沟通与协调,现场督查与请示汇报。同时,还要苦思冥想一些与政治敏感有关的照片与文物的说明。《赛珍珠故居陈列》和《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故乡》展览陈列内容设计大纲完成后,接踵而至的又是《赛珍珠故居》和《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故乡》展览讲解词,《重修赛珍珠故居记》碑文的撰写,以及数不清的辅助展品的设计与制作。还要指导施工单位的展览形式设计,现场督查施工。就是这样的忙碌与充实,在汗雨交加中他度过了2002年的夏天。

2002年10月18日,《大地之旅——赛珍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镇江登云山赛珍珠故居隆重开幕。美国“赛珍珠国际组织”总裁、赛珍珠的养女养子、赛珍珠国际组织的志愿者,友好城市—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德国曼海姆市的市长,国内外数十位赛珍珠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南京、淮安、宿州等赛珍珠工作、生活过地方的代表参加了有关的纪念活动。当来宾们参观完赛珍珠故居和《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故乡》展览后,由衷的竖起大拇指,Very good!的声音随处可闻。当市领导看到最后一张照片的说明时,脸上露出了会意的微笑:“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中美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这再次唤起了赛珍珠对中国故乡的向往。由于历史的原因,她的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73年3月31日,赛珍珠走完了自己81年的人生旅程,安息于美国费城的青山农场。”

2002年10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访美期间,《扬子晚报·扬子广角》通版发表了郑朝平同志撰写的《赛珍珠——一座沟通中西方文明的人桥》一文,为读者了解赛珍珠提供了一点有价值的资料。在文化交流活动期间,镇江与美国赛珍珠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秉承赛珍珠的理想,在镇江创办“赛珍珠国际班”,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等多项合作协议签署,推动了镇江人民与美国人民的友好交流。

展览工作结束后,市领导对郑朝平同志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给所在单位的通知函中这样写道:“三个多月来,郑朝平同志在帮助赛珍珠故居和市第二中学的布展工作中,认真负责、乐于奉献,表现了崇高的敬业精神。在处理具体工作问题上,表现了较好的灵活性和较高的政治水平。郑朝平同志是个人才。”

此后,郑朝平同志与赛珍珠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参与镇江市与赛珍珠有关的工作。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成立,他当选为研究会理事。“镇江市赛珍珠研究领导小组”布置的“赛珍珠品牌的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他执笔起草了《赛珍珠品牌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规划》,后以“赛珍珠研究领导小组”的名义,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形式下发全市有关单位执行。“赛珍珠研究会”网站的创办也有他的一份辛劳。现在,“赛珍珠的中国故乡”已经成为镇江市对美交流的名片,镇江人民与美国人民的沟通与交流继续沿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向前迈进。(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