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藏民心中的“好门巴”

——记民革党员、援藏干部陈宁涛

西藏地处祖国边陲,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滞后于内地发达省份,多年来,中国中央政府和全国各省市对西藏的发展都给与了无私的援助和热情的关怀,一批批援藏干部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甚至是生命为西藏的稳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多年来达赖集团利用历史上长期政教合一封建统治在西藏留下的残根余孽一直贼心不死的从事着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成立所谓的“大藏区”,20083月一小撮极端分子在达赖集团和境外恶势力的指使煽动下,制造了耸人听闻的“3.14”暴力事件,造成了无辜平民的伤亡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给西藏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蒙上了阴影。其中达孜县也是重灾区之一,一个摩托车汽配店一家三口和两名雇员共5人被烧死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在这样特殊的政治背景下,镇江民革党员、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主医师陈宁涛不顾个人安危,丢下即将面临高考的女儿,积极向组织请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西藏自治区达孜县人民医院,提前开始了他为期一年的援藏生活,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雪域高原奉献之歌。

达孜县海拔近4000米,氧分压不足平原地区的2/3,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不要说是做事,就是走路稍快一点也会气喘吁吁,头疼欲裂。然而,在陈宁涛的心中始终有着一个信念:社会的稳定首先是人心的稳定,真心的付出定会换来藏族同胞热情的笑脸和由衷的爱戴。他要用自己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造福广大藏族同胞,为提高藏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贡献他最大的力量。在到达西藏的第二天一早,他就身着洁白的工作服,挂着听诊器,奔走于藏族同胞的病床之间,开始了他的默默奉献之路。

由于高原缺氧和多风干燥的恶劣气候,进藏不久陈宁涛就患上了“高原睡眠障碍综合症”,只有他的同室“藏友”知道每天晚上他都是服安眠药才能入睡的。作为医生,他们都非常了解长期服用安眠药对人体的危害,面对“藏友”的善意提醒,他总是说:“身体的伤害以后还可以慢慢调养,但援藏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就这样,每天一早陈宁涛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来到病房,带领同事们一起认真查问病人,于细微处关心每一位病人,和大家一起讨论病情,制定详细周密的治疗计划,在为农牧民兄弟查清、治好疾病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为他们省钱,因为他发现许多病人家境还不富裕。在西藏,许多病人由于缺乏科学常识,有病不上医院,而是搞一些迷信活动,等到病情加重,实在没办法拖了才会到医院,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遇到这种情况陈宁涛总是一面积极治疗疾病,一面适时、适度、耐心地进行科普教育,告诉他们宗教可以作为一种信念,但是迷信就是愚昧,有病必须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同时,他还组织医疗小分队下乡巡诊,义务宣传,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当地农牧民的医学常识有了长足的进步,来县医院看病的农牧民也慢慢多了起来。

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作为医院业务副院长,陈宁涛深知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在医院巴桑院长的支持下,他着力狠抓了14项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和危重病人的讨论制度等等都一一得到了落实,很好的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腐败在西藏也未能幸免,为此,他和院长一起制定了防范措施,从源头上根除了这一毒瘤。进藏不久,县医院遇到了历史上第一例妇产科方面的医疗官司,由于藏族特殊的宗教信念和生死观,当地医疗官司极少,院领导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为了很好地化解医患矛盾,陈宁涛亲自撰写了答辩书,合理客观地解释了医疗行为中可能的风险和医院自身的不足,得到了患方的理解,恰当地解决了矛盾。作为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陈宁涛起草了《达孜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达孜县应对当雄6级地震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了人员和物质上的制度保障。

 

江苏一起援藏的九位医生虽然分散在拉萨的各个县,但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精英。为此,陈宁涛和他们一起组织起了专家小组,给一些疑难、危重病人会诊。

一年间,陈宁涛不断把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传达给大家,告诉大家规范化的寻证医学已经代替了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方向,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医学思维模式。陈宁涛按照寻证医学理念所作的《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等专题讲座就受到了与会同仁的高度评价。每次讲座时,同事们都在拓展医院新业务方面,陈宁涛也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由于西藏特定的原因,许多人养成了等要靠和不思进取的坏习惯,许多经过努力能够做得的事情也不愿意做,医院有一台援助来的动态心电图机,由于当时派去学习的人没有学会,就一直在库房中闲置了四五年,陈宁涛知道后,就积极查找资料,刻苦钻研,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这项新项目开展起来,填补了附近县医院没有动态心电图的空白。现在这台机器已经在心内科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和心功能的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连周边县医院的病人也赶到陈宁涛所在的医院做检查。通过努力县医院第一次争取到了全县干部职工的体检工作,以往体检都是到拉萨市的,陈宁涛深知体检工作对医院的重要性,为此他和院领导一起作了周密的准备,写了欢迎标语,作了清晰的指路牌,在整个体检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不仅每天早上亲自做内科检查,下午汇总时还对每一张检验单、每一个数据都认真核查,力争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能治的就留在本医院治疗,条件限制不明确的就建议去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对查出的亚健康人群给出改变生活方式的科学指导。体检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更赢得了全县干部职工对县医院的信任。

西藏当雄和四川汶川地震时,陈宁涛和身边的藏汉同事一样热切关心着自己受难的同胞,虽然因为援藏岗位的需要不能亲自到灾难现场救援,但是陈宁涛的心时刻挂念着灾区人民,积极为灾区捐款,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灾区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08106日下午,西藏当雄县发生6级地震,陈宁涛所在的达孜县距离震中只有几十公里,震感强烈,他自己也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地震过后,他和同志们积极投身抗震自救,下乡看望受灾农牧民。

忙碌的工作之余,陈宁涛也时时不忘镇江有一“小家”和一“大家”,这个“大家”就是镇江民革。陈宁涛时刻记得镇江民革大家庭对他的关心和支持,临行前曾保证一定要出色地完成援藏任务,平安、健康地归来。由于当时特殊的形势,陈宁涛他们在到达拉萨的第二天晚上就到了达孜县,住进了县委宿舍。尽管如此,有空时,他还是会出去拍拍照片,把异域风情传回远在千里之外的镇江,在镇江民革网站党员博客里写下自己的经历、感受,让大家养眼、向大家报平安。因为他知道,千里之外,镇江的亲人和党员们都在牵挂着他。他的文字、他拍的图片常常使镇江的亲人和党员们身临其境!不禁羡慕他的经历,佩服他的勇气,终于放心了他的健康,把他看做镇江民革大家庭的骄傲!也留言请他注意安全,祝愿他健康,快乐,幸福!

就这样,陈宁涛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特别注重和藏族同胞搞好团结,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医院同事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了病人的尊重和爱戴,他把精湛的医术留在了西藏,更把良好的医德留给了西藏的同事们, 为增进汉藏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陈宁涛说:“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于做到。”在离天很近的地方,过着清苦而平凡的日子,因为简单和善良,陈宁涛感到特别踏实;因为能为社会和别人做点事情,他又感到特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