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红
今年是我们的祖国60岁的生日,也是我的父辈——两航起义人员从香港归国60周年纪念。作为两航起义人员的后代,我为父辈们当年的英雄壮举感到骄傲和自豪。60年来,我的父辈们为我们的祖国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尽管我的父辈们也曾遭受过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们热爱祖国的心没有改变,他们与我们的共和国始终风雨同航。父辈们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这代人的品格,值得我永远崇敬。
我的父亲沈嘉年60年前是中央航空公司的报务员,1949年他从香港参加起义回国时年仅23岁,60年过去了,现在我父亲已经是83岁的老人了,可是60年前的往事他仍然历历在目。我父亲告诉我,当年在香港时他与中航的机械员牟保乾(我父亲在笕桥航校27期的同班同学)住在同一个房间里,牟保乾与何祖锐是中航的同事,所以我父亲与牟保乾和何祖锐就成了熟悉的朋友,大家经常在一起。何祖锐当年是负责两航工会的,他爱唱歌,文章也写的好。牟保乾也是工会的成员,他们的思想都很进步。我父亲深受他们的影响,父亲就是在香港启德机场学会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这首歌的,他们都准备回到祖国去。那时台湾派人在两航员工中活动,宣称“如果到台湾去就多发三个月的工资……”但是我父亲不为所动,毅然签名登报参加起义。当时我父亲在笕桥航校的同学浙江同乡喻念祖(他是陈果夫、陈立夫的外甥)也在香港,喻念祖在报纸上看到了我父亲参加起义的签名,就专门来到启德机场劝说我父亲不要起义回国,就留在香港。我父亲和喻念祖在航校时就是朋友,关系很好,但我父亲说:“我们是好朋友,但人各有志,我还是坚持参加起义回国。”当父亲和大部分两航起义员工跨过罗湖桥,他们听到欢迎的人群中齐声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这首歌时,他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父亲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也是有信仰的。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奉献全部精力是我父亲终身不渝的信念。
在抗日战争中,日寇的飞机在我国上空狂轰滥炸,祖国大地一寸山河一寸血。我父亲怀着对日寇的满腔仇恨,为了祖国,为了中华民族,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毅然报考空军航校学习飞行,一心只想打日本鬼子救中国。抗战胜利后,为了避免打内战,我父亲航校还没毕业就和牟保乾一起退出航校,进入民航。
为了振兴中华,我父亲放弃了当年在香港就已经优于一般工薪阶层几倍的富足生活,回到百废待兴几乎一穷二白的祖国,过着清贫的日子。
为了振兴中华,半个多世纪以来,我父亲与共产党人始终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拼命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建设中去。
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我父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不公正待遇,从北京被发配到新疆十八年。在文革中,更是因为海外关系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受到非人的折磨被打断腿骨。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始终不曾有过动摇。
我父亲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在新疆时,为了抢救病危的同事,他三次无偿地给同事献血。1973年父亲当了英语教师,他非常珍爱教学岗位,每天备课、批改作业都到深夜,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认真地协助有关人员建立了我校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我父亲熟练的专业英语口语,精确严谨的译文受到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0年我父亲作为南京航空联谊会的代表,随同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华人杰教授等人到美国参加驼峰飞行员暨十四航空队(飞虎队)的第55届年会,还翻译了大会的发言稿,中国航联会代表的发言赢得了美国朋友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我父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是个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人。我母亲婚后体弱多病成了双耳全聋的残疾人,但五十六年来,我父亲对她精心照料,经常牵着她的手出门散步,从未嫌弃过她。如今,我的父母已经相濡以沫地走过了金婚的岁月,这在江苏科技大学传为佳话,镇江电视台还专门采访过我的父母。
今年我们观看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电视节目时,我父亲跟着电视里的音乐用手打着拍子高声唱着国歌:“……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当看见我国的歼10机群飞过天安门上空时,父亲激动地说:“要是当年我们祖国有这样的飞机,日本人就不敢来侵略我们了。我们的祖国现在日益强大,今后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心里总是装着祖国。为了祖国,我的父辈们九死一生终不悔;为了祖国,他们把个人的委屈苦难全咽下,意气风发地拼命工作,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青春热血全都奉献给了我们的共和国,他们是新中国民航的奠基人。父辈们一生奉献的举动,是对“爱国”一词的最好诠释,他们的爱国情怀,让我永远感动。
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党员——沈嘉年 魏 敏 说起我们支部的一位老党员沈嘉年,大家都不由肃然起敬。 1986年10月,沈老就加入了民革组织。2001年,因民革镇江市委会基层组织建设和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进一步做好校内民主党派工作的需要,经民革镇江市委会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统战部会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9名党员从文教第一支部划出来,成立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支部,即现在的江苏科技大学支部,沈老就是这9名党员之一。 沈老是我支部的一名“老”党员。他的“老”至少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他是我支部年龄最大的一位党员,今年已经83岁啦,但依然充满了热情,对人对事都十分豁达、开明;第二,他是我支部资格最老的党员,入党时间最早,对民革党章的要义理解最为深刻,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第三,他的经历最“老”,早年从香港驾机起义回到祖国,但他自己从来不主动说起这段经历,更没有炫耀这段光荣的历史经历,其实这真的值得“炫耀”的,正是如此我们支部乃至我们学校对他都非常钦佩,不仅钦佩他的一颗爱国之心,更钦佩他在这浮华的社会中依然保持一颗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的平常心。 沈老作为民革党员的那份责任与自律,我们深深地为之折服……几十年的风吹雨打,饱经风霜,却丝毫不减他对党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地坚持参加组织活动,自觉地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革党员。在支部活动中,他总是处处以身作则,为我们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在我们支部一说起沈老,没有不心生敬意的,我们支部一直为有他这样一位老党员而庆幸和自豪。他对其他党员的热忱关心和帮助,体现了他的一片爱人之心。我们支部的年轻党员总是从与沈老的谈话中感觉受益非浅,不仅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应该具有的素养,也让我们重新地对自己身上的重担有了新的认识。从与沈老的谈话中,我们不难触摸到他对我们这一代以及后代的深切期望与信任,使我们觉得更得负起他们这一辈人给予我们的希望:从热心参加支部活动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