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一位中山先生的执著追随者

耿筱云     

 

我已八十三岁,一个月参加一次支部活动,如果平均每次按三个小时算,一年才三十几个小时,与党员同志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相聚啊!应该好好珍惜!如果少来一次,就少一次和大家见面的机会。即使我活到100岁,还能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就是十几天!这是一位有着25年党龄的民革党员、一位老经济师的肺腑之言,他就是财经支部老主委陈怀陵。

见过陈老的人,都会被他的特型形象留下深刻印象。他,中等身材,非常匀称;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发际线略后,露出光亮的额头,双目炯炯有神,透着慈祥的目光,与我们曾经的“林副统帅”在外型上非常相像。二十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身形。人们都说,八、九十年代的陈老不年轻,很沉稳;八十多岁的陈老不见老,很硬朗。一看就是一位精明、和善的长辈。

陈老的精明让人津津乐道

陈怀陵老在八十年代就是一名经济师,做事认真、细致而又严谨,非常精明能干。退休前担任镇江市建行建筑经济科科长兼住房信贷部主任。1986年,镇江市作为全国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陈老多次参与我市房改及房改金融配套方案的研究与制定,为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和个人住房贷款办法的制定作出了很大贡献,曾被评为江苏省房改金融业务有功人员和镇江市住房制度改革先进个人。

陈老1986年加入民革,在加入民革前,他对民革的事就特别热心。在民革市委创办镇江市中山文化经济咨询服务社之时,资金上有很大困难,陈老得知咨询服务社成立后,将对企事业单位财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些人员是社会急需的人才,他想方设法,多次找单位领导汇报有关情况,为咨询服务社顺利解决了贷款问题。在民革下属企业镇江市中山机电配件厂成立时,陈老又在建行为该厂解决了贷款问题。加入民革后,他积极协助民革财经支部主委、咨询服务社负责人陈象贤同志为民革的中山咨询服务社作了大量工作。

陈老生活十分简朴。二十多年来,春秋季节见得最多的是他身着一件灰黑色的中山装,因他体格匀称,看上去很有形,也很精致。听陈老说,他父亲为纪念中山先生安葬于中山陵,为他取名“怀陵”,因此,中山装是他最喜爱穿的服装,他是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中山装里穿的是领子已经发白、发毛边的衬衫,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也经常看见他穿着这些洗了又洗的衬衫,干净整洁很合身,。一开始,真不能理解曾在银行工作的陈老穿着这么简单,生活中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陈老把这种简朴也带进了财经支部。他1988年初接任了财经支部主委,一干就是17岁。他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关心支部的每一件事,关爱支部的每位同志,将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他更像一位“管家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从支部每年的工作重点,到支部聚餐时餐具的摆放,把财经支部这个大家庭管理地井井有条。每次支部外出考察,他在用项上精打细算,用餐上以节俭为上,一点也不浪费。记得很深的是,一次支部赴扬州参观,中午请支部党员吃饭,他把大家带到当地人最喜欢去的瘦西湖边上的冶春茶社,仅点了一盘扬州的特产煮干丝,又按人头点了几份特色包子。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正是有了这位当家人的精明能干,在2005年陈老因年龄原因离任时,为财经支部积累了5000多元这样殷实的家底,这对一个支部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可是一笔不菲的资产。

陈老的党性让人啧啧称道

陈怀陵老自1986年加入民革至今25年,二十多年来,除两次(一次是退休前在外地开会,另一次是支部临时安排去江宁县活动,因特殊情况未能去成)外,他总是准时参加组织生活和民革市委的各项活动。他是一位党性原则很强,组织观念很强,很有责任心的支部带头人。

陈老在担任支部主委期间,主持了100多次支部组织生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严寒,他身体力行,总是第一个来到活动地点,将早已准备好的学习资料和会议记录等摆放好。他一直自费订阅《团结报》,定期将报纸中的重要文章和台海最新动态及时传达给支部的每一位同志。他做事周到细致,尽职尽责,对民革市委布置的各项工作,及时安排并认真贯彻落实。在组织生活时,他还善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让大家充分发言,各抒已见,他始终把握住大方向,将支部党员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上。财经支部始终保持着进取、民主、和谐、团结的良好气氛,多次被省、市民革组织评为先进支部。

陈老作为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很好地继承着中山精神,他认真履行民革党员职责,对民革组织的事关心用心。他在担任市特约审计员和市政协委员期间,关注民主重视社会发展,认真撰写《尽快修复水陆寺巷路面》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他结合金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调研,参与我市《关于对企业实行新财税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的起草工作;他发动支部党员收集社情民意,为民革市委市政协集体提案和大会发言提供大量素材,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发挥了很好地作用。他对民革组织的关注超出常人的想象。我们几次春节前夕去他家慰问他时,他家的电脑屏上显示的都是镇江民革网站信息,他经常将这些讯息如数家珍地在支部活动中传播。《镇江民革》内刊每期他都认真阅读,民革机关的工作动态、各支部的特色活动、民革党员的故事他都了如指掌,他是一位镇江民革的“小灵通”。

一个人的党性最能体现出他党派的政治性,陈老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党性和优良的作风,决定着他在做各项工作中,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都非常执著、非常敬业,他的为人处事的理念得到了广大党员的认同和情不自禁的敬仰。

陈老的爱心让人常常念道

予人玫瑰不求回报,受人玫瑰心存感激。在洪水肆虐、汶川地震、台湾风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陈怀陵老在支部对党员说,让我们大家出一份力,出一份心,献一份爱去帮助和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帮助他们尽早渡过难关,一起做乐善好施的爱心人。陈老时刻关注镇江民革网站信息,有几次都是当市委会发出的各种捐款倡议书刚一发出,他就主动打电话或积极前往民革市委要求捐款。他以自己的慈善之举,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财经支部在民革市委历次的爱心捐款中,支部党员都慷慨解囊,无私捐助,捐款的数额都在前列。

2003年,76岁的陈老遭遇了很大的不幸,他年仅7岁的外孙女乐乐不幸患了白血病。当时,他的女儿(临时工)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为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准备出售住房为女儿治病。民革市委得知此事后,在很短时间发出捐款倡议;他女婿所在单位,以及附近的学校等单位及社会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场又一场温暖人心的捐助活动,让陈老感激不已。虽然小乐乐与病魔只斗争了四年,但这四年里她被大爱包围,陈老虽然不舍,这大爱却让他永远的感动和心存感激之情。

外孙女小乐乐走后不久,充满爱心的陈老一家人,做出了让人们更加感动的爱心善举。他们将治病剩下的爱心捐款8万元,全部用于感恩社会行动,在0511爱心家园网站内建立了“乐乐爱心助学基金”,用于帮助更多生活困难、上学困难的孩子。虽然,为了给小乐乐治病,家里生活已很困难,但在他们心中,对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的感恩之情更让他们觉得要回报社会。5年来,他们成功结对近50余名贫困学生,为赣榆灌云地区援建了10个图书室……目前,他们的爱心行动依然在持续。

陈怀陵老所做的虽然都是些琐碎细小的事情, 然而正是透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 他的形象从模糊变得更加清晰,他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对中山思想的追随和继承,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