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芳
2012年5月,镇江到处散发着春意浓浓清香,还在大家欣赏、享受这美丽春色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一行三人受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和医院医护人员的重托,带着镇江人民的真情,来到了陕西省华阴市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西部援医工作。
华阴市距古都西安
作为一名到西部援医的医生,到华阴人民医院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生活的不方便。原来在家里面应有尽有,生活非常舒适,和亲人的柔情,和同事、朋友在一起的工作感情,到了华阴以后,一下子就全部改变了。自己在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中,感到特别不适应。加上我又是一个女同志,远离自己熟悉的家庭,远离自己的亲人感觉到十分的孤独和无助。但是我时刻想着自己肩膀上所承担的责任和镇江第一人民医院领导和全体医护人员的重托,我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从吃饭开始到住宿,尽量尽快适应。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能很快的适应这里的生活,不但会使自己身体垮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就不可能完成西部援医计划。我努力学会吃麻辣的食物,主动和华阴人民医院的同事交流工作体会,以此来增加同事之间的感情,为完成西部援医计划奠定了基础。
到华阴人民医院是来援医的,我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医院一线医生,我分析了华阴人民医院CT室医务工作者的长处和不足,真心诚意地把自己几十年在医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而且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谨慎,认真负责,得到了华阴人民医院上上下下的赞誉,荣获陕西省卫生厅对口支援先进工作者称号。
我一到这里,得知这里的CT室刚刚引进一台低场强MRI,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医院CT室的工作人员对磁共振检查方法及诊断不熟悉,在检查MRI方法不规范,甚至还不能独自完成MRI诊断报告。我从调整、整理各部位MRI检查方法以及应用的序列入手,对CT室的工作从基础抓起,培养年轻医师书写报告,并且每天把每一张报告给科室人员读片讲解,进行规范化专业培训。经过三个月的培训,这里CT室的医生基本懂得了MRI的基本常识,从原来从不写报告,到开始写报告了。
为了使大家能够尽快地提高诊断水平,我又根据实际情况每周举办一次小讲座,从基础知识抓起。到我离开华阴人民医院的时候,他们医院MRI已经能够在头颅、垂体、颈部、胸腹部、盆腔、膝关节、踝关节、脊柱等部位广泛的开展检查,并在我院影像科的帮助下,购买了磁共振造影剂,并开展了增强检查,对疾病诊断提供更好的信息。我们的工作取得临床医生及病人的信任,检查人数逐月上升,从刚来时每天几个病人,到现在平均每天接近20个病人,最多一天达27个病人。原来这里的病人有什么情况都花很多钱和时间坐车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去诊断,不放心这里的诊断,现在,病人基本上就在这里诊断,不跑了。由于医院MRI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在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华阴人民医院的领导对我说,早知道这样,我们就独立买设备了。
我特别注重对年轻医生的培养,经过将近5个月的努力,目前华阴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已逐步能独立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在MRI室工作的同时,还要经常帮助解决CT的疑难病的诊断。在工作同时还不断的与我的娘家——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联系交流,反映这里的工作情况,由于这里的CT目前只能开展平扫检查,对疾病诊断缺乏有效的信息。在我的努力下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决定赠送一台高压注射器,帮助华阴市人民医院开展CT增强检查。促进了华阴市人民医院医院影像科与我院影像科同步发展,让华阴市人民的就诊得到便利与实惠。
在工作中,我同时注意切实落实十二项核心制度,加强科室基础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对医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开展每天读片制度,加强对影像诊断三基的训练。同时结合具体病例,检索文献,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每个医生在MR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使各位医师能独立完成MR检查报告的书写,并开拓思路,逐渐攻克少见病、疑难病,加强MRI检查的指导,适当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科室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良好发展的保证,科室管理也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配合科主任狠抓十二项核心制度,加强读片制度、报告书写制度、报告审核制度、疑难病少见病讨论制度。进一步提高MR诊断能力,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同时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基础内涵与规章制度的建立,加强制度的执行力。转眼间半年的工作过去了,我在完成援建工作任务时,自己也感觉特别幸福,我在华阴人民医院援医期间最大的追求就是人走技术在。我们的工作目标、口号就是:把技术留下。致力于为华阴市人民医院培养技术人才。
由于我们工作的认真和真诚,我们一行受到华阴市人民医院领导的欢迎、关心,及同事们支持。陕西省卫生厅为了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在援医期间我们受到陕西省卫生厅厅长的亲切接见,他对我们付出的劳动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厅长的关怀和鼓励,也使我们倍增了在华阴人民医院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回顾在华阴人民医院工作的短暂时间,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段人生的历炼。当初尽管初到华阴人生地不熟,不同程度有些水土不服,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我们作为到西部支援的医务工作者,基本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拥有乐于奉献、勇于奉献精神,能够乐观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特别是我,作为一个老同志,同时也是这次援医小组的组长,我能团结同志,关心每一个一起来的同事,尽量帮助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做好后勤,为我们这个援华阴人民医院医疗小组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生活、工作气氛和心情。鼓励大家热爱华阴,在新的大家庭中克服困难,坚持每天上班,尽快熟悉这里工作环境,使大家很快在各自岗位上开展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用我们的知识、技能带动华阴市人民医院的发展,为华阴市人民健康提供更好服务,在华阴人民医院这个舞台上体现镇江第一人民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也体现了镇江人民的勤劳朴实精神风貌。
短短半年的工作,我在华阴人民医院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去做,我将会继续努力。在此特别感谢华阴市人民医院领导对我工作支持和关心。华阴有雄伟的华山,镇江有美丽的长江,咱们山水相连,为共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