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革党员、援疆教师陈广进
张芹
还没有见到陈广进之前,就看过他的一些文章。他写的一系列新疆札记,让人流连忘返。每到一个地方,他总要写下一些或长或短的文字:赛里木湖的蓝,托乎拉草原的绿,伊犁地域的辽阔,四师风物的淳朴……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动人的灵气。
陈广进来自江苏镇江中学,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今年,他来到新疆农四师进行支教,甫一上课,就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所带班级的一位学生告诉我,
谈到这件事,陈老师一脸笑容:“我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对我来说,初来乍到,教哪个班级学校有统一安排,当时通知我换学生,又通知我换回来,我也没多想,就回来接着教课了。后来才知道有这么回事。哎,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感动啊。”
陈老师以他的精彩授课和平易近人的风格羸得了学生的敬重。
学生的热情让陈老师也很感动,“我一直认为,最朴素的情感才最有力量。”陈广进说,“这里的学生们对待老师,不仅仅是我们这些援疆的老师,而是所有的老师,不管有没有教过他们的课,他们都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问一声老师好,看到老师有点不舒服的样子,总是热情地问这问那关心半天,在内地可能只能在小学才能看到这种礼貌和温情了,似乎年龄越大纯真越少。”
陈广进将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了有趣的;将知识的单方面传授变成了双向的交流和兴趣的培养,将“授之以鱼”变成了“授之以渔”;将试卷的讲解变成了系统的指导……他的授课方式得到了很多学生们的认可,他的授课理念也得到了更多老师的认可。在师一中,除了较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他还做了不少其他工作:在四师两年一次的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出色介绍了内地语文教学经验;先后几次给高三备课组及全校语
同为援疆老师的方裕森告诉记者,来农四师之前,他们彼此也不认识,是援疆这个共同的心愿才让大家彼此认识、了解。“
“不让一日虚度”是陈广进这次援疆的一个目标。授课、与学生交流、写书法、深入生活、写援疆札记,就是他不虚度的若干方式。
“我喜欢伊犁,喜欢四师,也喜欢这里的学生们。”陈广进说,“我要用自己行动来向大家展示这里的美。“在闲聊中,陈广进告诉记者,他写的关于援疆的文字都放在了自己的QQ空间里,那些描写伊犁、四师美景,叙述和学生融洽关系等等的文章,吸引了在镇江的很多同事、朋友。“有一次,我在镇江中学的一位领导朋友很郑重地跟我说,我的那些文章改变了很多人对援疆的看法和态度。之前有顾虑不太想来的,纷纷去找他要求参与下一批援疆计划。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只是忠实地记录着我在此处的点点滴滴而已。”陈广进说。他在这里写的那些散文先后在《京江晚报》《伊犁晚报》《伊犁垦区报》《镇江教工》《镇江民革.》《镇江教育信息网》上发表,得到各方面的认可陈老师感到很高兴。他动情地表示:“伊犁的朋友常说,感谢你们给我们送来了很多。我却要发自内心的对他们说,是他们让我们援疆同志学到了更多:兵团精神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提升了我们的品位,我们将更义无反顾地出色完成援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