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革党员,建筑园林专家王亚南先生
马 国 红
镇江,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名城。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便有三千年之久,是演绎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舞台之一。走进镇江,仿若走进了一个时光长廊,岁月磨砺,战火摧残,也不能抹去她绰约的身影。这一切,都寄托着一个人从青春到暮年的汗水和真情。他就是民革科技支部党员,建筑园林专家王亚南先生。
王亚南先生,籍贯上海市 ,196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高级建筑师,师从中国古典园林、古典建筑泰斗陈从周教授。1979年秋至镇江市园林管理局工作,任总工程师。现任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1987年至2003年任镇江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曾先后任江苏省建委园林绿化处专家组成员、国家级与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家论证评审组成员、省级风景区规划设计竞标之评标定标委员、江苏省风景区资源调查组成员。镇江市市委市府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保护专家组成员、市建筑设计方案专家评审组成员、市城市雕塑专家评审组成员、市政协城乡建委成员、市人大园林开发建设专题专家组成员、市古运河整治办公室副主任兼规划组长、市文管会古建筑鉴定专家组成员、市设计勘察学会理事、市园林设计所主任、镇江市诗词学会理事、芙蓉诗社副社长、律宗第一山隆昌寺复建委员会委员(名单向海外发布)、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还创办了镇江市天问阁园林设计事务所。
勾绘蓝图,开文化复兴之路
1980年代初期至中期,是镇江遭受文革浩劫后的拨乱反正时期,社会刚刚步入稳定,经济尚待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没有从那个特定的时期走出来。谈何园林?谈何艺术?王亚南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参与了与军事部门的艰难谈判,使南山风景区整体(含招隐山、竹林寺、现文苑与碧榆园区域等)回归园林;参与了与相关部门激烈谈判,使“天下第一泉”景区回归园林;受市政府委托,为镇江申报为国家级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撰写了《镇江市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汇编》文本;为镇江市建设“城市山林”的设想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园林回归谈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后续的规划设计和修缮建设就是一次充满激情,洒满汗水的征程。作为南山风景区“政府集资”开发首期七个设计单位的总设计协调人,王亚南先生与同济大学建筑系合作,主持完成18平方公里面积的《镇江市南山风景名胜保护区总体规划》,使南山风景区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八个省级风景区之一;主持完成了西津渡景区首次总体规划以及五十三坡山门、古渡口待渡亭、西津晓渡大型石刻画碑、车辙古道等设计;完成了茅山九霄万福宫景区首次总体规划以及两圣殿、飞升台等设计;参与完成《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合作完成《镇江市总体规划·园林系统规划》;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设计院合作、主持完成《镇江市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含云台山、古城公园等);与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系合作、主持完成《镇江市三山风景区详细规划》;独立完成《京口古运河风光带总体规划》《金山风景区西区开发规划》《金山景区水系系列景点详细规划》《白龙洞御码头景区详细规划》《一泉芙蓉楼新景区规划》《百花洲与云艮岛风景区总体规划》《镜天园景区总体规划》《北固山新山门·凤凰池·试剑石前区规划》《太史慈·柳永·纪念墓园规划》《北固山西环路景区详细规划》《焦山松寥原始文化景区规划》《焦山摩崖石刻危岩整治规划》《焦山风杨古韵广场景区规划》《观音山陵园总体规划》《丹阳万寿塔公园总体规划》《丹阳豪荣塔院详细规划》《大港中学总体规划》《花山湾游园规划》《中泠盆景园规划》,等等。
查经据典,跋山涉水,通过一次次的论证和实地考察,王亚南先生对招隐山从入口碑坊到昭明太子读书台、增华阁、听鹂山房、鸟外亭、如斯亭、鹿跑泉、龙喷、玉蕊仙踪堂等古建筑景点群进行了考证、修缮、复建、新建设计,对竹林寺景区金刚殿、挹江亭、林公泉等景点进行了复建设计;他踏勘八公洞、逆流泉、珍珠泉、千年杜鹃等野外景点资源,对其进行了环境整治,把它们纳入到南郊园林系统中来。
“历史古城文韵千载,名家真迹耀然于今”。面对当时文物古迹破坏严重,文化环境破败不堪的局面,王亚南先生于民间收集到“城市山林”、“寄奴泉”等古碑;通过对古建筑的鉴定,抢救保存了“五柳堂”、古戏台等文物古建;又云集当时所有镇江书画名家,为各景点题写匾额、楹联、刻石,绘制中堂、条幅,终于使书卷文气亦回归园林。在此期间,还完成了镇江基督教崇德学校复原修建工程、镇江伊斯兰清真教堂翻建增建工程、丹阳天主教堂修建工程、镇江博物馆新文物库设计等。 在完成赵伯先上将军陵园复建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王亚南先生请到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田恒老先生为伯先公园撰书碑文。在设计伯先公园云台洞天、翠绿茶厅、齐云亭、绍宗藏书楼等景区同时,为复立伯先公园赵伯先铜像,他还亲自穿戴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正拍摄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之衣冠,作为铜像模特,由浙江美院完成雕像,一时传为美谈。 巧手华构,建城市山林胜地 到过镇江的朋友都能领略到“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真所谓“京口三山甲东南”。金山的寺庙,焦山的碑林,北固的风光,都蕴含着王亚南先生的智慧,劳动和心血。 由于时间与地质条件的原因,金山后山整体山崖成为了危岩,抢救整治工作艰巨且刻不容缓,王亚南先生慨然受命,主持了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频危中保住了慈寿塔塔基和法海洞;并同时完成“中泠泉庭院扩建规划”设计,并发现中泠泉古碑两方,参与探寻到了中泠泉之真正泉源;无独有偶,适逢镇江连降暴雨,北固山龙埂抢险整治又提上了日程,王亚南先生义不容辞,再次完成了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 在焦山定慧寺古刹宗教古建筑群的大规模修缮复建工作中,王亚南先生于焦山东峰之巅设计、建成“汲江楼”,此是镇江数十年来第一个新建的仿古建筑景点;他还设计了焦山碑林首期扩建项目;完成了象山景区规划,于象山渡口设计、建成富有特色的“待渡舫”。 王亚南先生的单体建筑设计,主要是仿古建筑、园林景点建筑和宗教建筑,亦涉及部份民用建筑。设计内容从建筑本体到装修、陈设、亮化、布展,含传统工艺之木作石作瓦作砖作漆作,涉及匾额楹联、书法壁画、雕刻贴金、图案色泽、背景音响、历史风貌、宗教仪轨、文化内涵、渊源考证、特定环境和审美品位。 王亚南先生的设计作品数以百计,各具特色。例如焦山景区的汲江楼、枕江阁、观澜阁、御碑亭是按历史原状优化设计;定慧寺方丈室、海云堂、念佛堂、天王殿则是严格按佛教教义形制复建设计;而跨江索道上下建筑群乃按旅游功能设计;祖冲之纪念碑设计用华夏古代数字符号显示园周率数值则纯属创新之作了。 又例如金山景区的御码头之牌坊、龙舟驻跸、舵峰御诗、碑刻等系列景点是按“康乾南巡盛典”氛围设计;百花洲之门楼、琼叶珠蕊主堂、清风轩、芳草留人花厅、石坊曲廊与镜天园之东南形胜廊桥、映日亭、春归翠陌碑刻花廊的设计,从选址定位始,就运用了与金山寺殿阁古塔、塔影湖芙蓉楼的对景、借景、框景、泄景、藏拙、以及力求精致的古典园林之造园手法;与苏州园林合作设计的芙蓉楼,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惜别情谊与“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化意境。 又例如北固山景区从景区总入口北固胜境厅廊组合山门、大型汉白玉辛弃疾诗碑、大型花岗岩“何处望神州”汉式石阙,惊险铁链溜马涧、危崖临江石亭、以及凝虚亭等设计到众多书法大家的匾额楹联碑刻设计,全盘体现了三国文化中东吴首府的特殊大气宏伟。 再例如南山景区的赵伯先墓园,招隐石坊、虎跑泉、听鹂山房的复原设计,俱是跟据搜集到的民国时期该处之残存照片作依据,正确恢复其真实的历史原貌;桃花涧至华影池水系设计是于招隐溪流原址复原水景旧观;读书台碑墙设计使出土珍贵文物得到了妥善保存保护;昭明文选国际学术会议纪念碑则是体现了时代气息;原已湮失的鹿跑泉池和如斯亭基石的寻觅、发现、出土、设计复建,是通过对山志文献考证与走访慈舟方丈等高僧后完成的。 王亚南先生交友广泛,作品涉及各地各业。他先后参加省建委组织的论证评审南京钟山、太湖、花果山等国家级风景区总体规划;论证评审了南通、苏州洞庭、淮阴、淮安、盐城、连云港、东台、金坛等省、市级风景区总体规划,以及设计开标工作。 王亚南先生还先后与“日本古都城古建筑研究学术访问团”“美国中华文化中心”“旧金山博物馆协会”“日本书道教育学会”“香港费钟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绿园园艺设计中心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设计组”“清华大学昭明文选研究专家(钱伟长先生之夫人)”等学术团体单位作学术交流。 台湾蒋纬国将军曾经准备回大陆故乡参访,浙江奉化市市委书记委托王亚南先生设计接待蒋氏之处,因此《鄮汀园》项目应运而生,由浓郁中华元素的山门、主堂、楼阁、客房、酒肆、浴场、商务所、娱乐厅等各单体建筑组成为一个庞大的仿古建筑群,内部装修亦偕是唐宋明清风韵,并盈溢乡土风貌,以激发来客认祖归宗的情怀。建成后,成了该地一个特色景观。 在美国凤凰城《中国中心江南花园详细规划》以及全部景点与单体建筑方案设计项目中,王亚南先生运用了风水、五行、太极、周易等上古文化、引进民间吉祥喜庆风俗以及江南水乡特色,以求在异国他乡充分显扬华夏国粹。 受省市民族宗教部门委托,王亚南先生完成了在世界佛教界有重大影响的宝华山《隆昌寺戒台》设计,戒台是一个巨型石筑古建,通体精美白石浮雕,位于古殿之中,是佛门受戒仪规核心。在清雍正年间己是世界僧尼受戒的最高圣地。为了尊重重现戒台真实历史面貌、并完全附合佛教律宗仪规,先生以从海外征集到戒台被毁前的资料为依据,并遍请大江南北各大寺庙的高僧大德,共同审定方案。建成后,如今己成为佛界法门之神圣禁地,每年全国与世界各地的僧侣僧尼虔诚云集於此受戒,场景宏恢。 大学者“柳诣徽两代夫妇合葬墓茔”、桥梁泰斗“茅以升一夫两妻合葬墓”等的设计,都获得了社会各界以及家族后人的认可赞赏。体现中日悠久交往历史的《阿部仲麻侣望乡诗碑》(位于北固山)和《良宽诗碑纪念亭》(位于焦山),体现中美友好城市交往的《镇江市和坦佩市友谊碑》(位于北固山)等设计作品已成为各景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与独特风格的景点。 先生还参与了唐代鉴真大师“真身”首次自日本唐招提寺归国“省亲”盛大宗教活动,并参与陪同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赴金焦两山朝山进香以及与定慧寺茗山方丈之会见;参与了星云大师首次回大陆重返金焦两山两寺故地敬香参访及拜见其恩师活动。 作品等身,传园林文化薪火 在王亚南先生的工作中,除了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仿古建筑、园林建筑设计以外,他还考证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撰写了众多的设计文本,编辑了若干专业词典、培育了许多青年人才。 王亚南先生是《中国古典园林鉴赏大词典》的编委与撰稿人;他受江苏省建委之委托,主撰《当代江苏·城市建设卷·城市园林绿化与风景名胜区》(出版用、四万字);受园林局之委托,主撰《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质量评价·附景点历史资料汇总》(为三山风景区晋升为国家级风景区报建设部用、四万字);为重建“长江三大名楼”之需,撰编《多景楼复建方案说明书》文本、《多景楼历史资料考证汇编》《多景楼诗词集》《北固山形胜古迹历史资料集》;为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大纲之需,主编《招隐山志·夹山志·鹤林寺志资料集》;撰写了《重修僧伽塔记》《重建汲江楼记》《康熙南巡驻跸金山记》等多块碑文,均己上石镌刻;本人为《美丑大典》编委与撰稿人;并在《中国园林》《文汇报·文艺百家》等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建筑与造化》等多篇专业文章。 他在园林局设计部门培养了一批古典园林、古典建筑设计人才,这批青年专业人才,目前均已独立成立设计院,成为镇江市古典园林范畴的设计中坚力量;又先后为中旅、国旅、青旅、体旅、园旅等各旅行社,及市府招待处、国宾馆、高等专科学校、古建公司等单位讲课,培育旅游导游、园林美学、古建艺术之人才,一些听课学员后来成了各旅游部门的领导;王亚南先生还运用名胜古迹与新建景点的人文项目设计平台,使许多前辈书画家、文博专家与园林系统结为“忘年之交”,同时物色青年才俊,逐年推出新人,以免青黄不接之患,其中不少人已成为镇江市书画界的中青年名家。 老骥伏枥,现文宗昔日辉煌 2003年王亚南先生退休后,仍未得静闲,依然在发挥余热余光。他应各单位邀约,接受委托,完成了一些专业工程项目设计、媒体地方史宣讲、风景区人文项目完善工作等。 在焦山“茗山大师纪念堂”设计作品中,把庄严肃穆的纪念堂整体仿古建筑置于巨大洁白的汉白玉莲花座上,并与整个庭院形成独特的设计风范。建成后举行了盛大开堂仪式,省市领导、神州各大寺庙方丈、数千信徒参加,成为宗教界盛事。 将“问渠那得清如许”之诗意纳入“征润州庭院式景区”的设计理念中,在江砂冲积的岛上开河叠石,把江南传统园林中的要素部件都制成各式古典艺术小品,组合散置于宽广芳草地上,突出水文化主题,形成无封闭旷野庭院。镇江市区所有生活污水经长江江底管道至此庭院内溪涧中时,已是碧波透滢、红鲤游弋。 焦山“康乾行宫装修陈设布展”的设计。展现了康熙、乾隆两帝南巡路径与盛况、各行宫图略与摸型,展示了南巡时金焦两山形胜实况、以及孝庄、香妃、纪晓岚、刘墉等资料。竣工后,向游客奉献了琳琅满目且完全真实的历史原生态。 招隐山“听鹂山房装修陈设布展”的设计,又把晋代大音乐家戴颙“双柑听鹂”作曲的音乐史典故及隐居文化与中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的风韵魂魄完美融合在一起。经数次琴会雅集,意境效果甚佳。 2013年夏,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摄制了五集艺术记录片《天下文宗》,记录了“文宗阁”古建筑群复建的过程、阐述了工程的文化意蕴。作为金山“文宗阁”古建筑群复建工程的古建技术与古典艺术效果之总负责人,王亚南先生完成了史迹考证、资料搜集、文稿撰写、装修陈设布展综合设计及土建后期工作,同时为现场施工与制作及八个城市的施工单位之质量把关者。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已撰成长文刊发于《文宗阁暨四库全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宗阁”的复建宏扬了《四库全书》国粹文化、重现了镇江文化史的鼎盛事件、证明着镇江文脉的永久绵延、展示了皇家藏书楼的历史风貌。为再现文宗阁风采,王亚南先生毫无保留的捐赠了《四库禁书》一套,计十六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计十册;《文宗阁杂记》及其《续编上、下》等珍贵书籍给文宗阁。 先生曾先后参与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摄制镇江文史园林艺术记录片多部,退休后还承镇江电视台之邀,主讲《镇江史话》,内容遍及地方史、园林史、宗教史、战争史等,颇受电视观众欢迎。 爱伊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一位一九八六年就加入民革的民革老党员,实现了他参政议政,风雨同舟,建设国家的誓言。为了镇江城市的发展和美化,贡献了他几十年的智慧和汗水,也用他的巧手和精诚,铸造了一个个“城市山林”景观,这就是王亚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