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民革党员肖伟敏是土生土长的丹徒人,也许是丹徒厚重的历史,灵秀的山水,悠古的风韵的哺育与濡染,使得这位“老三届”毕业生意气风发,文采沛然,而且对丹徒文化情有独钟,甚至他工作过的可以计算工龄的单位,也都无一例外地带着“文”字头,从文化馆到文教局,从文化局到政协文史委,直到现在工作的区文化办。可能是一种巧合更多的却是一种选择和必然,其中正印证着他与文化工作结下的不解之缘。
对于文化,肖伟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文化的概念很宽泛,有大文化与小文化,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之分。说到底,文化是人类的专利,是“人化”和“化人”的力量,也是人类所有财富和生命运动全过程。他认为,假如把政治比作一个社会的灵魂,经济比作一个社会的骨骼,那么,文化则是这个社会的血液,就像人们痛切地感受到血液健康的珍贵一样,人们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而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究其实质和发展趋势,也都是一种文化力的核心竞争。
在肖伟敏对文化深刻理解的背后,是他对丹徒区域文化的全面了解和广泛研究。在肖伟敏看来,作为丹徒人,不仅应该了解丹徒的今天,而且应该了解丹徒的明天,了解丹徒的根;不仅应该熟悉丹徒的经济社会,而且应该熟悉丹徒的历史文化,熟悉脚下土地过往的轨迹;不仅应该热爱丹徒,而且应该融通丹徒、感恩丹徒。因为只有融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熟悉,只有感恩才会全身心地热爱。丹徒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肖伟敏提供了广泛的研究领域。1994年至2004年,肖伟敏在丹徒区政协文史委工作期间,对丹徒的人文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大量的考证,校正了许多历史误区,十年间先后编辑出版了《丹徒人物》、《丹徒风物》、《丹徒文物》等11本历史资料专辑,撰写了20余篇文史理论文章,为丹徒留存了一份殊为难得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
与在丹徒史学方面成果交相辉映的是肖伟敏的文学造诣。他学的是戏曲文学专业,然而他对文学创作又很在行。正如原镇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钱凯所说:肖伟敏治学严谨、书卷气浓郁。因为他本身就是涉及面比较广的一个好作家。小说他写得很漂亮,诗歌写得很多,同行的人都有好评。还有些专题的研究文章,也达到一定的高度。肖伟敏写作体裁多样,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戏剧小品、影视剧本都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好多人尤其爱读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写的意气丰沛,收放有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积,却有意境深邃的震撼,文字精致让人玩味,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他写的《满树蜻蜓》,区内一所中学将其作为课外教材示范教学;他写的随笔《生当胡杨》发表后,南京一位报纸的记者读后,专程从南京来访,就为了一见《生当胡杨》的作者。还有熟知他的朋友,电话中常以背诵他的散文段落为交谈的内容。
随着千年丹徒、十里长山的文化开发和形象打造,肖伟敏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2005年,十里长山一片荒芜,肖伟敏带领文化小组主编出版了《十里长山》一书,该书对十里长山的地貌、文化、传说、特产等有翔实描述,该书对丹徒十里长山的山川地貌、掌故传闻、民俗风情、典藏史实等都有详尽记载,为丹徒开发十里长山、打造新城新标志提供了最好的史料基础和文化依托。
文化小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书法文化和宗教文化是丹徒文化的两大亮点,在十里长山表现尤为突出,宋代书法家米芾尤为其中翘楚。2007年丹徒区长山办、区文联、区文化办联合提出创意,并为区委、区政府采纳,举办了纪念米芾逝世900周年系列活动,肖伟敏参与了活动策划和举办全过程。此后,他又提出筹建米芾公园的策划意见,并草拟《关于创建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和道宣律院的基本思路与构想》和《关于创建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的若干问题》等专题论文。2009年丹徒区政府与中国书法家协会、故宫博物院、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签署合作协议,实施战略合作,中国米芾书法公园花落丹徒后,肖伟敏撰写了《关于创建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的基本思路与畅想》,对公园的建设理念、定性定位、景区布局等做了统筹思考,提出系统的意见和建议。2010年,中国米芾书法公园正式开工建设,期间,他撰写的《中国米芾书法公园科学宗教价值研究》等文章,对公园的发展起到较好推进作用。去年11月,中国米芾书法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十里长山作为一座文化名山、特色之山,将为世人展示丹徒新城迷人的风采,丹徒文化人为丹徒的转型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倾注了智慧和汗水。大家都知道,期间,肖伟敏发挥了十分显著和独特的作用,他还是保持老习惯,经常下半夜爬起来,点上一支烟,泡上一壶茶,思虑着本职工作,思考着丹徒区域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点点滴滴。
肖伟敏致力于文化经研究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肇始于他的一篇文章《论丹徒文化》,时任丹徒区委书记的张洪水同志亲自点批“看后很受教育和震动”,区委办印发全文,分发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部门领导学习参考。此后,肖伟敏对丹徒区域文化的守望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分别撰写了《丹徒新城文化发展研究》、《宝堰古镇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十里长山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他还为丹徒建设规划展示馆人文历史展厅撰写了《丹徒人文历史展厅陈列大纲》,为档案局撰写了《丹徒档案史料陈列大纲》等,滔滔如瓶泄水。他理念新颖,观点独特,特别注意学习和与时俱进,“身体力行”是他的座右铭,“激情、严谨、高效、持续”是他的行事准则。他热情洋溢,阳光透明,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书我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他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一批丹徒文化人同气相求,也都在各部门中发挥了中坚力量的作用。 做文艺,肖伟敏写得一手好文章;做研究,肖伟敏写得一手好论文;做行政,肖伟敏写得一手好公文;做朋友,肖伟敏肝胆相照妙趣横生。有人说他是丹徒文化的常青树,有人赞他是文化建设的旗手,他一笑了之,惭以自况。他常说,我算什么?充其量,做个区域文化的守望者吧。“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邪;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道德应伟岸,文章也敏捷”,这些都是他引以自勉的话语,我想,这正是对厚积薄发而又宽厚敏锐的肖伟敏老师做人做事的最好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