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民革微信公众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耳聪心慧舌端巧 凝结党员成一家

------记民革润州支部党员胡慧

民革润州支部党员胡慧,有着二十二年的党龄,市民革经济、联络和祖统工作委员会委员,历任润州区第二、三届政协委员,担任过民革润州支部第一届组织委员、第二届副主委。

她有类似“最强大脑”的记忆力,可以毫不费力地,与你谈起十几年前,与你交往的某一段往事,使人饶有兴趣,也倍感亲切。支部里有一两个老党员叫她“胡小妹”,大多数党员都尊敬地叫她一声“胡姐”。每年新党员进支部,最热情表示欢迎的总是她,之后与新党员交流多的也是她。每次支部活动,已近六十的她,灵巧地在每个党员周围穿梭,打个招呼。对没来的党员,她会关心询问一下其他人,这个党员是出差了?还是工作太忙了?身体好不好?每年支部活动,她几乎全勤,难得一次不来参加支部活动,大家也会不约而同地问“胡姐”这次怎么没来?党员家里有个大事小情,也经常跟她谈谈说说,在她的“最强大脑”里记忆的是党员的身体、家庭、工作情况。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党员享受到彼此关心、支持和人际亲密感的党派机缘。                

她对党派工作有超乎寻常的热爱,不管是担任支部组织委员还是副主委,无论是哪个岗位,支部的大事、小事都变成了她的份内事,用心安排,细心张啰,精打细算。支部活动,她到批发点去购买物品;支部表彰优秀党员,她到大超市选择购买价廉物美的促销品。2014年9月7日是中秋节,每年中秋这个期盼海峡两岸团圆的特殊节日,民革市委会都要组织基层支部进行文艺汇演。8月12日胡姐家里喜添第三代,孩子出生一周,胡姐就主动参加了支部舞蹈节目的排练。炎热的夏天里,舞蹈又是个体力活,连续几天排练,年轻人都吃不消,她回家还要照顾产妇,直至汇演结束,没有一次请假。按照惯例她还负责安排好每次排练的晚餐,依然与饭店老板讨价还价,为支部精打细算,没有一声抱怨。左讨价右还价,每次如此,有限的支部经费一分被掰成两分用,事情还办得十分满意。

她牢记民革党派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尽基层党员的绵薄之力。2012年5月,胡慧以民革润州支部副主委的身份,主动接待了来自台湾的6名同胞。该6名同胞去盐城市阜宁县参加中国牛歌展演决赛颁奖大会后,特意来镇江考察。其中一位台湾老兵左先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几十年来对祖国大陆思念不断,风霜雨雪染白了他的两鬓,却更加深了他日夜思念故乡的心情。2011年4月他来过镇江,圆了他几十年的回乡梦想,当时胡慧曾以市民革祖统工作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接待过他,镇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大陆行他又选择了镇江行,并且还带来了另外5名江苏籍的台湾同胞。胡慧带上自己的儿媳妇做帮手,热情陪同他们参观了镇江金山、焦山、西津渡、金山湖、滨江大道等美丽的故乡风光,还特地借了一辆车,带着他们寻找了其中一名台湾同胞的住地原址,虽然房屋已被拆除,但几十年来终于再次回家的体验,使他们都不由感慨万千,表示将常回大陆看看。

翻看支部历年活动的照片,胡姐嘴角都是上扬的,热情洋溢的,但2010—2011年间照片中的她面容憔悴,表情茫然。“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她相濡以沫近四十年的老伴,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突如其来的打击,胡姐并没有倒下,她要扛起这个家,每天她在已经逝去的丈夫的照片前,絮絮叨叨,像他在世时一样,与他商量家里事情的安排。为了解决家里经济问题,已经退休在家的她,又找一份临时工作,直至丈夫去世两年后,儿子成家,添上可爱的孙子。家庭生活的沟沟坎坎,丝毫没有影响胡姐对党派的热爱,仍坚持正常参加支部每一次活动,反而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更加关心、关注身边的党员。支部一位党员的妻子身患肺癌,她得知后,立即向支部汇报,并与支部主委一道,带着物品和慰问金,及时去看望。相对巨额的治疗费用,支部的慰问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体现的却是支部对党员的关爱和凝聚。

多年来,胡慧怀着对民革的信仰和忠诚,带着满腔的党派工作热情,协助民革基层组织凝聚好党员,使润州民革全体党员像一个快乐大家庭的成员一样聚集在一起。